年终岁末,又到了总结展望的时候。号称盈利水平行业第一的晶科能源发表了对2015年光伏产业大势的看法,他们其实还是蛮乐观的,一心要做要做服务型能源企业,迎接行业新一轮放量和洗牌。
光伏市场重点东移
事实上,从今年全球光伏市场的安装量变化,可以看出旺盛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虽然有双反影响,但由于制造成本和技术制约了组件等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使美国和欧洲这些需求抢眼的市场始终需要寻找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回升,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市场目前的复苏状况,且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重点市场版图东移已几乎可以确定。
以中国、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在利好政策的驱动下,目标装机容量可能分别为15GW、8.8GW和9GW;在欧洲方面,虽然装机量表现继续下滑,但英国市场逆势崛起,首度超过德国成为欧洲霸主。亚太方面,除中国持续高速增长,印度市场和泰国明年的爆发。与中国市场状况相似,向分布式深化发展的还有美国市场。美国持续放量增长,分布式市场将逐渐赶超地面电站。
2015年的新兴市场有望进一步爆发,南美、印度、泰国、智利、巴西、南非等都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部分新兴国家的光伏市场的起步非常快,由于这些国家的零售电价较高,而光伏产品的成本持续下降,可以让平价上网的目标较之中国等电价低廉的地区更快速地实现。
从2014年期制造业反弹及规模恢复等各方市场反应来看,2015年整个光伏市场将会持续增长,价格渐稳,龙头企业将锁定良好的盈利水平。2015年预计全球装机容量仍保持正数成长,达到55GW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装机量无可厚非的大佬。
短期内多晶硅仍是主流
从2014年期制造业反弹,规模恢复,2015年开始放量增长,价格企稳,龙头企业将锁定良好的盈利水平。
技术路线方面,从商业化角度的要求来说,光伏行业技术发展将兼顾高效化和低成本化趋势。晶硅成本的下降大大增强其经济性,形成循环增长的态势。在短期内多晶硅仍将牢牢掌控主流市场。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市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市场对双反的反应和重心的转移上,同时在集中化发展方面也会呈现较明显的变化。晶科能源认为,光伏是制造业中的组成部分,集中化程度会增强也是顺应了制造业的发展规律。预计到2015年,包括晶科能源在内的全球前10家光伏制造商会集中整个行业40-50%的产能。
成本方面,电池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规模化方面,供应链管理能力增强,规模化优势越发明显。较早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和不断加强的供应链管理和原辅材采购议价能力,以及加快的辅材国产化导入,让一线厂家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具有竞争优势。
国内2015年新增装机有望达15GW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正是推行改革的好时候,例如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2015年将是大气污染防治年,通过增加光伏新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光伏的必要性无容置疑,随着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不断逼近传统火电,发展光伏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也日趋明显。
全年新增装机将有望达到15GW,分布式将会放量成长,20MW,35千伏以下项目,纳入分布式的政策将大力鼓励利用荒山荒地做分布式。东部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份配合国家政策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当地的分布式开发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政府将把光伏放在能源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是中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电站成为投资热门
中国光伏产业链格局重构,电站环节受益最大,且增长持续性好。光伏电站将会成为稳健资本热门的投资产品。但同时,对于专业度要求也更严格,资本将会倾向于那些已有积累的优质电站的记录和实际发电数据作为有力佐证的专业光伏下游开发企业,让投资人对于光伏系统长期稳定性,可靠度,安全性以及系统综合能量效率都充满信心的。
晶科要转型服务型能源企业
2015年是中国光伏市场大发展之年,中国光伏市场开发正在从单纯的低价竞争向精细化设计、精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晶科认为,只要牢牢把握住光伏项目中的政策、质量、安全、成本和能效五要素,追求光伏发电工程收益最大化,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晶科抓住这个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趋优的双重利好机遇,真正从光伏产品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型能源企业。
贸易争端将有增无减
2014年海外国家对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围剿”远远尚未结束,随着世界各国对光伏行业的关注度不断加强,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近期,加拿大政府宣布对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能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政府也将于当地时间12月17日对外公布第二轮双反的终裁结果。业内预计未来有关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将有增无减。
企业越来越淡定
然而业界对制裁本身的关注度,和“双反”导致的“恐慌”情绪,却呈现下降态势。总结以往经验,政府及厂商应对双反有多种应对之策,包括国家层面可能的反制裁、国家层面的谈判磋商及价格承诺等措施使其软着陆,企业层面可能包括开拓国内及新兴市场、海外设厂、加大下游电站投资力度优化企业盈利模式结构等等。
中国的光伏产品造成的贸易摩擦,不仅仅是简单的制造纠纷,这反映了世界各国对未来能源资源的竞争。能源是大国的政治发言权,欧美国家过度依赖中国极具性价比优势的产品,相当于重要的未来能源组成部分的“咽喉”交由中国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