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第14届中国光伏大会1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研院研究员许红华老师分享了国家科技“十三五”光伏规划方向和思考的报告,以下上现场实录。
许红华: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最后一个报告总是让人比较烦,我尽可能用短一点的时间做一个介绍。这个报告也是一个中间产品,从去年开始主要针对科技部在做关于“十三五”技术预测以及“十三五”的一些发展的计划,参加这个研究,对这个研究的一些情况一个简要的介绍。
总体的先回顾一下“十二五”科技部能源领域总体布局的一些情况。它的总体布局,在“十二五”里头科技部能源领域分了四大重点专项和四大优先主题,太阳能发电还是国家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四个重点专项之一,这四个重点专项是智能电网、洁净煤、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另外还有其他的能源技术,分了六个优先主题,并且科技部明确,在“十二五”期间这四大重点专项进行重点支持。在太阳能重点发展专项里头,主要是从材料、器件、装备、系统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布局,当初提出来的就是所谓一二三四的发展战略,一就是要实现和常规能源完全可竞争,要全产业链的布局研发,并且这里头也是在“十二五”中提出来,支撑全产业的一些共有技术的一些开发。现在关于下一步能源领域应该怎么办,科技部这块提出来2013年对整个的科技部的总体布局选了55项重点任务,其中在能源里头把智能电网、清洁燃气、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这四项任务列入了55项重点任务当中。
这是2014年,已经在实施了,2014年布局项目“十二五”布局的最后一年,这方面下边有一个数据,没有包括这个数据,这是“十二五”部署项目的情况。太阳能应该还是可以的,在已部署的大项目方面太阳能发电总共有19个项目,总共的经费加上,其实2014年定的差不多小7亿。
“十三五”能源科技总体规划的情况。“十三五”能源专题研究任务,这个我是抄的科技部郑环能处长的PPT,主要围绕突破能源瓶颈制约和可持续供给的战略需求,凝练能源领域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提出推进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等措施和建议,并且在“十三五”里头现在的研究是分了八个子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作为一项,智能电网,氢能与燃料电池,核能、储能、节能,特别加了新型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可再生能源方向这块总共分了六个方向,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在这块也是可再生能源这个子领域,也是自己特别弄了一个可再生能源综合研究及示范专题,我今天主要介绍在太阳能方面光伏方面以及可再生能源现在的一些考虑。
可再生能源子领域总体的发展思路,还是沿着高能效、低成本、智能化的技术方向发展,并且主要解决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共性及瓶颈技术问题,推动一个是技术创新,在这里头我想特别强调一点,现在我们还是从参加研究的这些专家,这块建议来说,还是要怎么加强公共技术的研究以及公共支撑能力的这种建设,刚才王司长也提到了,我们国家产业技术应该是世界领先非常难得,但是这些技术从源头来说,从实验室技术来说,只要是说技术含量比较高,比较复杂的,源头技术好像看不出哪项技术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对未来我们这个可持续发展,怎么支撑我们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一些公共能力的建设,一些共性技术的研究,在这方面应该跟“十二五”相比,这块是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另外,因为这是科技部部署的项目,要求从总体思路来说,提出的任务和基础内容,真正能够面向解决国家的能源问题,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并且要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在这里产业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当初科技部也提出来所谓能源革命有没有从无到有的新技术,我说这种新技术其实从科研的角度,它反而是容易说,容易写的,我们现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你提了新技术,是从无到有的要说明这种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应用前景,关键技术内容及预期目标,因为产业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你一定要提出来这种技术未来可能对现有的技术能够优越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可能超越,因为科技部863支撑支持的主要对有明确的应用前景和产业化前景的,另外对现有的技术的持续改进,也一定要说明现在我到了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存在什么问题和瓶颈,预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水平,需要研究哪些关键技术,我放到这块的目的,待会儿我会把各个重点任务的负责人,我们参与研究的召集人,叫召集人更好,不存在谁负责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提出来我们现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每项技术按这种要求来准备。
在这方面,重点任务的建议。太阳能光伏发展的方向,也是从发展思路上来说,一个是系统,一个是部件,另外就是跟从前比,特别提出来要支持面向全行业的公共研究测试技术,这种测试技术,这方面也是进行过很多讨论,一个是面向产品,面向产业的一些公共的研究测试平台。另外,现在也是在研究,在研究方面,公共的研究平台,比如说在电池里头有些膜的成膜技术,一些公用这些技术的研究平台的建立,因为在这方面也是比国外的一些国家实验室做的一些平台,我们想在这方面能不能从“十三五”开始,能够做些布局,未来真正支撑我们国家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些真正原创性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