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创双赢新局面
目前,光伏发电已经迈入了规模化应用阶段。前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只有500万千瓦,去年超过1000万千瓦,今年预计是1400万千瓦,基于此,国家能源局提出在2020年达到1亿千瓦的目标。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融资的需求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特别是借助金融平台,为光伏发展注入新活力。
诚然,光伏的收益并不是一个暴利的,它的期限相对比较长,光伏电站建设的前期投资大。但是,也恰恰是这样的特性,如果建成以后,将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现金流。从本质上来讲,光伏电站是一个符合国家政策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寿命期在25年的、全投资内部收益率大概10%左右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流动性,使得光伏产业在融资市场上能够向前再走一步,是这个行业持续活跃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钱总是不够,钱在哪儿呢?在解决融资问题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由于金融机构缺乏对分布式光伏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融资形式单一,商业模式尚未明晰等原因,资本目前对其观望态度居多。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银行和企业沟通的平台,让银行了解光伏产业。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受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保护,得到国家的支持,风险相对低,是值得投资的领域。一直以来,金融企业都喜欢大项目,而对一些只有十几千瓦的小型光伏发电站项目来说,由于项目小,贷款数额小,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给这些项目。金融企业应该建立稳固的评级体系,进行金融创新,改变传统的金融方式,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将金融产品变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能源发展的新形态。
金融的创新模式,将迎来制造业、发电企业以及金融行业的共赢新局面,因此,在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企业如何进一步互动,建立一个符合光伏行业的金融融资模式需要实业和金融业共同去探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