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美欧对华出口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新兴市场开辟困难。2012年10月,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欧洲随后也以价格承诺的形式,限制光伏产品出口。2014年7月,世贸组织裁定美国违规,但在今年6月和7月,美国再次启动“双反”调查,初裁决定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18.56%-35.21%的反补贴关税;对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倾销幅度为26.33%-165.04%。美欧“双反”使得中国光伏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再次遭遇寒流,国外主要市场如欧洲市场正在萎缩,且对我国光伏企业有“限价、限量”约束,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分析认为,美国对华新一轮“双反”预计将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造成20-30亿美元的影响。此外,澳大利亚、印度也计划对我国光伏产品开展反倾销,而南美等新兴市场还在开拓中,成效尚未显现,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企业负债率提高,一度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二)光伏产业短期内还将依赖国际市场。美欧等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受阻后,光伏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扩大商品销售出路,消化过剩产能,但是国内新增装机容量仍无法有效消化过剩产能。据统计,2013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26GW,国内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1GW,约为60%的产能必须转向出口。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光伏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求其他突破口,力争变“冤家”为“合作伙伴”。
(三)光伏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较少。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硅材料提纯、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组件封装”四个环节,其中硅材料提纯是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利润也最高。一般来说,硅材料提纯毛利润可达80%,硅片生产约为25%,而太阳能电池生产和光伏组件封装利润分别为18%和5%左右,整个产业链利润呈倒三角形。中国光伏企业大多处于利润低廉的光伏组件环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硅片原料都从国外进口,且超过60%的市场都在海外,光伏产业发展不均衡。
图1:光伏产业链利润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