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14光伏领袖峰会”在北京召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质量和技术是未来光伏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光伏制造企业应由一度恶性的低价竞争逐步转向产品质量和服务竞争,以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4中国光伏发展报告》,光伏产业的质量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和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首先,我国的大型地面电站大多数集中于西北部地区的戈壁、沙漠等地,因为这里有着充足的太阳能。但是,这些地方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风沙大、冬季气温寒冷,给光伏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也带来了考验。
其次,光伏组件的质量关系着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光伏组件如果质量过差,会导致光伏转换效率衰减加速,使得组件寿命减短。以一个西部地区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光伏地面电站为例,如果光伏组件的寿命能够达到25年,其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11%以上。如果组件寿命只有10年,那么内部收益率只有4.8%左右。
最后,对于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来说,还必须重视安全性。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安装在城市、农村的住宅楼顶、工厂屋顶上面,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直接危及周围建筑,甚至给住户带来危险。因此,质量可靠的光伏产品和系统,必须能够保证周围的建筑安全,能防电击、防火、抗风等等。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介绍,201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292万千瓦,而全国在产的95家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的实际产量是2510万千瓦,一半以上的产量需要依赖国际市场消化。这意味着,光伏组件产品的质量必须经受住国际市场的检验,否则过剩产能没有出路。
笔者认为,目前光伏产业正在回暖,政府政策又大力支持,国内光伏市场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光伏制造企业不能再走盲目扩大产能,同质产品打价格战抢占市场的老路,应该从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产品性能、质量及服务品质竞争。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60%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中国制造”。中国已是光伏产业制造大国。而太阳能发电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份额较小,资料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1814万千瓦,占总电力比不足1.5%,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解决光伏应用层面遇到的难题,提高国内光伏有效需求,将我国打造成光伏应用强国,也是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