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季达沃斯于9月10日-12日在天津举行第八届年会,记者就此与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展开对话,高纪凡表示现在有些公司说薄膜未来要替代晶体硅,而他认为晶体硅的主流地位在未来5—10年不会改变,薄膜电池只能当配角。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其实天合光能上半年报已经出来了,和去年相比还是比较好看的,想请您谈一谈背后的支撑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还不错的成绩?
高纪凡:天合光能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销售收入增长了35%以上,但这可以说就中国领先的光复企业一种走向复苏和持续增长的轨道的一个例子,天合可以说复苏有它的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外部的原因,第一,中国政府去年推动了一系列支持国内市场的政策,使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今年应该说这个市场在持续稳定地增长;第二,海外市场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天合由于它本身国际化的能力,在整个双反税率中间也是最低的,所以,天合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还是保持着良好的地位。
内部来讲,天合过去一直遵循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创新、管理、市场,包括资金管理方面走稳健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不管过去行业风风雨雨方面,天合可以说能把自己的业务管理好,在可能其他的企业忙于救生存的时候,天合还能去谋发展,这样我们就能更早对新发展的机遇更好地去布局。比如创新方面,天合在过去的两年中间,技术创新在我们国家实验室的平台上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比如我们专利的申报已经超过1000件,好几项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已经成为了世界记录。比如最高的单晶电池效率已经达到了24.4%的世界纪录。
记者:那是很高的了。您在讲内外双方比较利好的消息时,我想您可能也在做一些规模上的扩充。记得刚刚9月2日天合光能收购了云南冶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请问这个项目对于天合来说意义是什么?如果说以后还有这样的动作的话,什么样类型的企业能入得了天合这个眼?
高纪凡:云南冶金300兆瓦的电站项目天合参与进去合作,代表了天合从一个全球领先的电池组件制造者走向制造与整体冶金方案并重的公司,迈进了一大步。天合从单一的光伏制造公司走向系统集成公司应该说是从2011年就开始了,当时在欧洲、美国也布局整个下游系统及业务,在海外确实做了这些业务还是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比如说土地的问题,法规的问题,一系列批准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中国的企业在海外这些地方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虽然天合过去走的不大,但走的比较稳健,基本上每个项目都做好的,但我们也看到很多公司在海外做下游系统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尚德的GSF赔了5、6亿欧元的项目,有很大的压力。
随着我们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和中国市场现在起来,到了本土市场,我们对于中国所谓的环境都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去年整个国家出台支持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以后,我们看到中国整个下游电站的电价上网、资金问题政府都予以非常明确的支持。这样的情况下,天合把下游战略,原来做的两三年铺垫的情况下加速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战略。所以,今年应该说在下游我们整个目标就是400—500兆瓦的装机是今年要完成的。明年可能会有一个比这个更高的目标。在这中间和云冶合作应该说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因为在中国做下游项目,我们采取的战略是,除了自己从头开始开发电站也要和一些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电站,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下游要达成目标要几个战略实施方案共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