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推动关注度电成本
面对近年来国内光伏电站暴漏出如此多的质量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王斯成认为,缺少必要的国家检测标准和产品质量保险是影响光伏项目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另一个因素。建立完善的且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做好标准顶层规划和设计,是当前光伏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王斯成表示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制定的《并网光伏电站性能监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该规范包含光伏组件污渍和灰尘损失、组件功率衰减、组件温升损失、逆变器效率等21项目细化评分,可满足银行、保险、业主等对光伏电站质量的评判。
中国金融租凭有限公司战略部总经理袁健雄表示,该公司已经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清洁能源发电等业务设计出完善的融资产品,包括直接租凭、售后租凭、厂商租凭、委托租凭、联合租凭以及经营性租凭6个类型。在风险控制上,关注光资源情况、土地情况、组件逆变器质量等元器件质量、EPC质量、限电、电费收取及铺贴到位情况。世纪新能源网记者了解,由于金融租赁实质上是出租人将属于资产所有权上的一切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电站的长期稳定性和更高回报率将成为金融机构考虑光伏电站的唯一标准。
提高长期稳定性、降低成本一直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华为逆变器解决方案总经理许映童在接受世纪新能源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针对光伏电站越建越多、存量管理问题突出、监控困难、服务响应慢、故障定位难、PID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电站确保25年可靠运行。此外,从实际运用中看,该方案平均提升发电量大于5%,IRR提升2.8%,运维效率提升50%。并且,今年7月22日经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试验)中心(NESC)现场测试,华为44台SUN2000逆变器组成的并网逆变单元顺利通过嘉兴龙腾科技工业园现场的电能质量谐波测试。成为国内采用组串式逆变器的电站中,首个通过GB/T 29319-2012电能质量谐波测试的光伏电站。
国家能源局在下发的2014年光伏发展规模意见中承诺:要求在不出现弃光限电的情况下,2014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较2013年提高20%达到14GW。不断攀高的装机量,令资本市场跃跃欲试。中国光伏市场发展大趋势已经确立,而伴随着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光伏电站领域,中国人保财险PICC客户经理宁晓鹏表示:“审慎的保险人会循序渐进承保太阳能光伏电站保险”。鉴于金融机构谨慎经营规则,我们有理由相信,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度电补贴制度会让众多进入或即将进入光伏电站领域的投资者从过去单一关注初始投资成本转向长期投资回报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