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张哲这几天却格外忙碌。他领导的团队正在太行山脉的荒坡上“种植”“太阳树”。
烈日下,一片片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阵列在山坡蔓延,英利光伏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一座大型地面电站即将在保定完工。这些张哲口中的“太阳树”不仅能提供清洁电力,也成了河北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抓手。
作为公司负责人,张哲这几年过得并不轻松。受贸易争端影响,我国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很不景气。在此背景下,英利决定向产业链下游走,发展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实际上,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是基于市场的判断,也和河北的优惠政策密不可分。
“我们的电站不仅享受国家各项政策,河北每度电还额外补贴0.3元。”张哲说。有了这笔钱,光伏发电的利润率得以提升。此外,为了鼓励清洁能源投资,河北将光伏电站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同时还简化了各项审批流程。
河北不做“坏邻居”
在河北尝到政策甜头的企业并非英利一家。今年初,河北开始实施“三个一百”工程,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各确定一百家领军企业,在用地指标、项目审批、产品销售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河北培育新增长点的努力,既有长远考虑,又迫于严峻的下行压力。
5月份我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河北六城市榜上有名,省会石家庄更是位于榜首。河北已连续数月成为“最脏”的省份。严重的大气污染让河北饱受压力,而经济结构过重、产能过剩被认为是问题的症结。
为了不做“坏邻居”,河北决心打破自己的饭碗:从2014年到2017年共压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水泥产能6000万吨、煤炭消耗4000万吨以及平板玻璃产能3000万重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