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为什么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出口导向特性这么强?
马:如果从更广的背景来看,太阳能发电的主导技术是60年前就已问世的光伏技术,而且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价格高昂,每瓦达到8-10美元,仅有一个被德国和日本公司主导的利基市场。15年前,欧洲建立了上网电价制度,这个市场开始发育,尽管从一个非常低而且昂贵的基础起步。
中国看到这个形势,说“我们能够办到”,于是出现了数十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太阳能企业,筹到了足够的资本,真的降低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琢磨中国什么时候会建立上网电价来鼓励国内扩大太阳能发电。两年前,他们大力增加了自身的多晶硅生产,而且的确是通过上网电价实现的。
三四年前,欧洲的太阳能板市场占全世界的七八成,如今剧减到两成,中国去年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板市场,销量为800万千瓦,今年则有望达到1200至1400万千瓦。所以,中国对太阳能是非常看重的。继成为最大的风能市场后,如今中国又成了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博:你认为这是一个创新产业吗,除了价格上的“创新”?
马:不是,我们使用的是一项已经存在了60年的技术。这项技术在边角上也有一些小修小补,所有人都爱说它们各不相同,但实际上这些太阳能板完全可以相互替换。总是有人找到我说:“我用这个新风能/太阳能技术新建了一家公司,你们中国风能/太阳能企业想跟我合作来发展这个项目吗?”我的回答是“不”,我认为中国企业并不太擅长把新技术商业化,它们拿手的是让传统技术“枯木逢春”,而且主要是降低成本。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都有很多有意思的新技术,但我认为这在中国的发生概率相对很低,在那些大型上市公司则几乎没有。
博:你觉得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会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有更大的支持吗?
马:中国人已经调高了他们的预估。中国在很久之前就制定了到2015年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500万千瓦的目标,且看来正顺利地向目标迈进。如今,中国正在探讨到2020年达到7000万千瓦的目标,我想这个量将会越来越大。
我对中国的作为印象深刻,最初是上网电价,如今则是其他的努力。这正是中国的太阳能市场为何从很小跃升为很大市场的原因。但是,中国在其分布式发电目标上存在一个问题。最初,国务院为今年制定的目标是1200万千瓦,但后来国家电网表示,其中60%必须是分布式发电,也就是说是屋顶太阳能,而且是在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对于一年的期限来说,这个目标实在太大了,因为在新疆的沙漠里装太阳能板比在算计如何全在屋顶上完成要容易得多。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缩小这个60%的目标,因为这完全是不现实的。
博:你认为这个产业现在是更强大了,还是说下一次危机只是时间的问题?
马:区别之一在于现在全球市场比过去平衡多了。它不再只是依赖欧洲,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的市场大了很多,美国和中国市场也都在继续增长。
这不是个好干的行业,股价瞬息万变,产品价格也瞬息万变,但如果你真的掌控得当的话,还是有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