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2013年,天威保变提出“聚焦输变电主业”的口号,开始全面清理和收缩新能源业务:
2013年10月,天威保变一口气拿出天威风电、风电叶片、天威新能源、薄膜光伏等4家新能源公司的100%股权,置换大股东天威集团的输变电资产;
2013年11月,天威新能源控股的美国Hoku公司宣布破产清算;
2014年1月,天威保变又对控股子公司天威四川硅业实施破产。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天威硅业净亏损11.68亿元。这家公司仅在2010年为天威保变贡献了533.08万元的净利润;
5天后,其又把所持的天威英利新能源7%的股权,转让给了天威集团。
而近日,天威保变宣布计划向乐山电力转让其所持有的乐电天威49%股权。
……
因剥离新能源业务计提各项减值及预计负债,天威保变最终宣布2013年亏损高达52亿元。
主持人:对于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市场和业界却反映平静,大家对此显然早有预料。不过,天威保变十年逐梦新能源,却落得个这样的结果,让人不胜唏嘘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天威保变的失败?是因为时运不济,形势比人强吗?还是因为它摊子铺得太大,力有不逮?或者是它市场判断,管理经营出了问题?甚至它压根儿就不应该搞“双主业”,不应该进入新能源?答案只能留待您去解答。
在此,我们仅提出两点看法:
其一,新能源产业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十年前看来更是如此,因此天威保变进入新能源产业似乎无可厚非。况且企业经营者也不是神仙,不可能预知市场后来的变化。但有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却是可以给经营者提供参考的,那就是价格。在天威保变大规模上马多晶硅项目之前,多晶硅的价格曾低至每公斤20美元以下,而后来天威保变生产多晶硅的成本却达每公斤40美元左右,尽管多晶硅的价格曾一度高达每公斤400~500美元,但一旦市场由盛转衰,企业无疑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其二,天威保变所谓的“双主业”,在我们看来多少有点名不副实,其新能源“主业”早期主要靠投资,后来虽然全面出击,但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电,都未能在市场上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一个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的业务能叫“主业”吗?或许我们需要重温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多年前的见解:“在一个新兴产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爆炸式增长使许多企业在这一阶段获利丰厚,但是所有这些利润都是暂时的,因为模仿和战略趋同最终将使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受到损害。只有那些尽早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界定并保持独特竞争定位的企业才能真正持久繁荣。”
现在,天威保变舍弃了从事十年的新能源业务,回归传统主业,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不过,从天威保变输变电产品仅有8.08%的毛利率,以及变压器产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现状来看,等待它的,仍将是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