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方面,2013年,一系列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被称为“光伏产业的政策元年”。这在王勃华看来,一方面代表着光伏产业发展碰到问题了;也同时体现着整个产业的重要性,代表着国家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对这一朝阳产业的重视。针对光伏产业面临的压力,他认为,应加强政策的配套性,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完善产业配套环境。
彭博新能源财经首席分析师应俊预测,2014年,全球光伏发电可以累积达到43.3GW-48.9GW,中国、美国、日本将占到全球市场的60%;下游市场虽然短期可能出现供过于求和低价竞争的情况,但预计下半年市场需求上升后情况会有所改善;企业盈利状况也会有所改善。
风电连续两年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
与光伏产业发展相似,十年间,中国的风能产业也大起大落。从2003年至今,中国风能产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又跌落谷底,2013年又有所回升。从2003年的世界排名第十,十年间中国建立了规模最大的风电产业,上升为世界第一。2013年风电并网容量已经达到7700万千瓦。在国内,风电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风电场开发商也由粗放式的数量增加,转到提高质量、降低全寿命周期风电成本的方向。
作为我国风电领域知名专家,全联新能源商会主任科学家、中国风能协名誉理事长施鹏飞对此深有体会。
据施鹏飞介绍,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2003年起,中国实行了风能特许权招标政策,通过规模发展拉动风能制造。“那时90%的机组都要靠进口,成本很高。在经历了几年100%的增长率发展后,2009年,风电当年新增1400万千瓦,累计达到了2600万千瓦,各行各业有机械制造能力的企业都希望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通过许可证生产、国外咨询公司设计和自主开发等方式的结合,逐步把引进的技术消化创新,通过一定的批量生产使成本逐渐降低,达到了培育本国制造能力的目的。”内资的制造商市场份额从2003年仅占11%,增长到2013年占88%。但是因为中国的“饼”很大,这个总量依旧可观。
在这个过程中,外资企业有时要采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就对国内的供应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水平由此得到了提升。“现在中国能够生产达到国际标准的零部件,但在价格上,比欧美制造的便宜。国外顶级的制造商都在采用中国的零部件,可以说,通过十年的发展,中外资的风机整机企业获得了双赢的结果。”
不过,由于一开始进入企业较多,产能过剩,逐渐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再加上2010年之后补贴政策周期较长,资金不到位,投资商放缓了对风电场的投资,让风电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在竞争之下,也有正面效应。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制造商都积极解决自己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研发能力,并及时开发适合中国不同风电场的定制化产品(包括低温、湿热、台风、高海拔)。
中国的风电也逐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开始逐年增加出口量。到2013年,累计出口140万千瓦,市场面向美国、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等27个国家。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风电也面临着自己的困境。由于电网的建设滞后于风电场的建设,出现了弃风限电的情况。施鹏飞指出,这个情况已有所改善,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限电率由17%降低到11%以下,但是损失仍然比较大。
随着弃风限电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配额制在内的政策,加强与电网的协调性。同时,扩大应用市场,推动北方地区风电供热和制氢。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