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各显神通”避关税?
在上述法律界人士看来,“虽然欧美多次对华光伏实施‘
双反’均由
SolarWorld怂恿,但不得不说,其中美国的‘双反’起到了带头作用,正是紧随其后,印度、澳大利亚、
欧盟才纷纷试图以救济措施竖起贸易壁垒。他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双反’遏制中国光伏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比如自强、自律。”该法律界人士向记者补充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界人士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美国一次双反后,就有企业站出来宣扬,我们可以通过‘购买我国台湾的电池,再生产成组件出口’的方式规避美国惩罚性关税;而美国实施二次双反时,又有中国企业宣称,可以通过‘零利润出口’方式(比如以0.5元/瓦的成本价将组件出口到自己美国的公司,如此操作,缴税后,其报价也能与以往基本持平)减少损失,并继续在美国市场保持竞争力”。
“这种行为虽然出于无奈,却也避免不了给人留下中国
光伏企业各自为政、不团结的印象。这也为少数国家再度采取贸易壁垒措施提供了借口。更为关键的是,贸易救济措施执行一年后,申请人将提起期中复审,相关机构会按这一年的低价交易记录,重新计算倾销幅度。”上述法律界人士介绍。
其实,面对“走出去”的困难,与其让中国光伏企业“各显神通”,倒不如令行业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比如,通过政策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再比如,通过出口退税等方式助力中国光伏走出去。
据了解,在残酷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纷纷布局海外,但在光伏电池、组件均享受全额出口退税政策的基础上,光伏上游产品——多晶硅硅片却未能享受。
业界建议,应适时出台多晶硅硅片全额出口退税政策,以支持、保障我国光伏电池、组件的海外生产。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曾介绍,“不能享受全额出口退税,的确削弱了我国硅片的国际竞争力”。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阅读
光伏企业
赛维LDK
双反
欧盟
SolarWorld
光伏倾销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