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再次遭遇重创。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初步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补贴幅度为18.56%~35.21%,将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征收相应的保证金。两年两度玩“双反”,美国究竟要搞什么?
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企业均认为,美国此举主要是为了堵上一轮“双反”的漏洞,更是为了将中国的产业彻底扼杀。而中国企业此前在国际市场上靠产能扩张、低价销售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没完没了的‘双反’给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所以未来国际市场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国内光伏企业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借国内市场的大规模开启得以喘息,先从恢复开始,解决负债,然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高尖端的产品再战国际市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美两次“双反”带来的恶果
今年1月,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在美分公司再次向美国提起申请,要求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第二次“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当月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二次“双反”调查。
美国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二次“双反”初裁结果,初步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中国强制应诉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反补贴税率分别为35.21%和18.56%,其他中国企业的全国范围反补贴税率为26.89%。而在2012年第一次“双反”时,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15.97%的反补贴税。这样的高税额迫使内地企业将产品绕道至台湾等地,曲线进军美国市场。
而受访专家均认为,美国此次再度启动“双反”调查,主要针对采购于中国台湾地区和其他市场经济第三国电池并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以堵上前次“双反”以电池片原产地认定组件原产地的“漏洞”。
据悉,今年美国光伏组件的需求量在5GW~6GW,来自中国的组件产品数量应占到50%以上。一旦“双反”出现不利的裁决,或将影响20亿~30亿美元的出口金额。
事实上,在美国2012年首轮“双反”之后,许多出口企业都或多或少地降低了组件出口美国的比例,根据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提供的数据,美国是中国第三大海外光伏市场,出口占比仅为10%,所以目前天合光能和英利绿色能源等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相对大一些,初裁结果或对它们有一定影响。对于大多数光伏企业来说,这次初裁影响有限。
“我更担心的是美国‘反’了又‘反’,给其他市场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2012年美国提出‘双反’后,欧盟就紧跟其后,结果我们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达成了价格承诺。现在美国又‘反’了,印度、澳大利亚也都提出要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所以虽然我们的产品出口美国的占比并不大,但不可忽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孟宪淦说。
粗放型发展的道路已走到尽头
在美国第二次提出开始“双反”调查之后,在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也在效仿这种“双反”策略。5月13日,印度反倾销局裁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光伏倾销幅度分别为100%~110%、70%~80%,损害幅度分别为90%~100%、65%~75%。5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为什么其他国家都有理由对中国产品提起‘双反’?这其实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靠产能扩张、廉价竞争这种抢占市场份额发展的路子在世界各地都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可能再持续下去,我们亟需改变这种发展方式。”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但是据晶科能源发言人钱晶和英利能源相关发言人的反映,由于前些年对国外市场的过于依赖,再加上多数光伏企业“债台高筑”,生存成了企业的主要问题。如果现在要让中国光伏企业去走像日本那样高技术发展的路子,是非常困难的。
据孟宪淦介绍,日本企业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率已经达到26%,属世界最高水平,并且能做到规模化生产,其产品在世界各地供不应求;而中国光伏企业生产出的电池板准换率最高在20%,还做不到规模化生产。但是由于科技研发前期的大量投入使许多企业“望而生畏”转战国内市场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