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是KPE?苏州赛伍公司总经理吴小平给了回答:“我们开发的Flursoskin?技术(氟皮膜?),对KPE进行产品升级,通过用氟皮膜解决E膜的劣势来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及成本降低,回归双面含氟复合型背板KPF。解决了经营与技术既要降本又要提高耐候性的矛盾要求,更接近理想背板。”
上海海优威电子技术公司总经理李民赞同在各种背板结构中,耐候性最好的是TPT和TPE结构背板,氟塑料薄膜受供应商少的限制这一观点。但对于未来上升的背板,他不看好PET,他说:“在耐候性方面其次的是常温交联型氟涂层背板,常温交联型氟涂料成本较高,此和通常光伏组件厂认为氟涂料背板应低价的观念有矛盾,同时由于制造商的宣传不够导致此背板尽管质量较好但使用并不广泛。普通氟涂料涂层背板和PET结构的背板耐候性是最差的,但其低价格对一些组件厂非常有吸引力。目前日本一些公司综合成本与耐候性的双方面因素,正在开发在PET结构的背板上涂覆氟涂层的办法来弥补两种背板耐候性都差的缺点。”也就是说他认为涂覆氟涂型背板有可能会是一种趋势。
通过在PET基材两面,采用含氟涂层涂覆工艺开发涂覆型背膜的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Jolywood),出现在2014年中国证监会最新IPO披露名单里,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数量不超过2400万股,日前苏州中来在中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据苏州中来光伏新材料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建伟介绍,公司也是看到了眼下的市场形势及未来对光伏背板供应商的技术及资金实力要求,有了积累的中来在上市后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公司也致力于加快背板国产化的进程。
光伏组件需要长期暴露在户外自然环境中,紫外光、水汽、盐雾、风沙、高低温、化学物质等外部环境因素都会使组件的长期可靠性受到影响,背板作为组件的最外面保护层,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面对诸多背板,组件厂商如何选择,这对电站的质量及收益率有密切影响。
后记
除了太阳电池、封装材料,对二极管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有企业在跟进,比如组件防火、防热斑方面。
据了解,热斑产生的基本原理是电池短路以及现场运营过程中长期遮隐,在以往的案例中,着火也往往与二极管有关,目前电池组件都用二极管做一个开路旁路的作用。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公司运营总监云飞表示:“二极管的电压一般在0.6,在真正产生热斑和产生衰减之前,已经不发热了。所以我们研发了一条新的管控设备,能够一旦有左行电压产生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池串的电流,有效防止了热斑的产生。”同时他还表示,将继续把这一方面的研究持续改善下去。
追溯到早年,其实国内外不少公司对确保光伏组件质量一直在做相关努力和工作,比如1982年,ARCOSolar最开始推出了五年质保的组件,1982年5月,安装了10KW的系统,20年后,22%的组件有碎片(热斑),绝大部分组件发黄或背板分层(记载来自中大洪瑞江博士)。
1985年,Kyocera开始提供十年质保的组件,1987年,增加到12年。
九十年代中期,BPSolar将质保增加到20年。
1997年,Siemens公司开始提供25年的组件质保,从那开始其他公司跟进,他们当时主要得益于对单体电池质量的提高,对封装材料和工艺的改进。
包括对超白玻璃的优化,使其达到更高透光率;研制耐气候老化性能和封装工艺性能更加优越的EVA胶膜;开发其他性能优异的背板材料;采用密封性能更优和胶带类封胶材料产品。
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对于组件产品的品质,行业先行者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追求与探索。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制造业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性能的逐步提升,组件的质量没有道理变得越来越脆弱,而是应该在性能与寿命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