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1日于上海举行的“中国光伏行业反对美国第二次‘双反’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代表中国光伏行业发表联合声明,坚决反对美国“双反”调查,呼吁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谈判化解贸易争端。
声明称,中国光伏产品得到世界各方认可主要得益于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为全面的售后服务,根本没有倾销,更不存在非法补贴。
对于此次“双反”可能带来的影响,阿特斯(CSIQ)董事长瞿晓铧在会上表示,一旦征税,中国光伏产品将会被挡在美国市场以外,而美国光伏行业也将受到较大打击,当地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将明显上升,美国光伏应用市场或将萎缩一半。
瞿晓铧称,美国市场预计全年安装量在5GW(1GW=1000MW,1MW=1000kW)至6GW,其中,中国光伏产品将占一半以上,据此推算,此次“双反”影响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在20亿-30亿美元。
“贸易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政治问题。”瞿晓铧称,“现在的国际形势有很大变化,美国要重返亚太,那么这次光伏‘双反’最终如何解决,可以视为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指标测试。”
瞿晓铧称,已经有5名参议员向美国副总统拜登写信,反对进行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二次“双反”,此外,美国前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最近也公开表态反对。
尽管此次“双反”涉及的贸易额相对中美贸易和中国的贸易总量并不大。但中国光伏产业担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贸易保护有可能继续蔓延。
事实上,就在今年美国启动“双反”调查后,印度和澳大利亚近期也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双反”调查或反倾销调查。
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壁垒始于2011年。此后,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于2012年宣布向中国光伏企业加征最高达249.96%的高额“双反”税率,之后不少中国组件企业将电池片环节交由海外代工,以绕开惩罚。
然而今年1月,为了堵上这道口子,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在美分公司再次向美国提起申请,要求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第二次“双反”调查。
孙广彬称,此次美国发起第二次“双反”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采购自中国台湾和其他国家电池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根据美国商务部在上一轮“双反”调查中的认定结论—“电池片的原产地决定了组件的原产地”,此次被调查的组件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大陆,美国商务部压根就不应该对中国大陆产品进行调查。
日程安排显示,美国商务部将于6月2日公布反补贴初裁结果,7月28日公布反倾销初裁,12月11日公布反倾销、反补贴终裁。2015年1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最终裁定是否征税。
“一旦最坏结果出现,中国光伏企业好不了,也坏不了。”瞿晓铧说,国内光伏行业刚刚步出行业低谷,乍暖还寒,再承受新的打击,日子不会好过,很多光伏企业和很多就业机会将会失去,但最终国内光伏行业将会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