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帝国“大跃进”
20年,李河君率领他的团队缔造了一个清洁能源帝国。
李河君早年就在水电领域取得了傲视群雄的业绩。从1994年底首次投资1500千瓦小水电站开始,他先后投资了一批中小型水电站,覆盖浙江、广东、宁夏、云南、广西等地,其发电量从几万千瓦到几十万千瓦不等;2003年7月,李河君以12亿元收购青海尼那水电站,成就当年最大的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案。
在李河君眼里,汉能创造了两个奇迹,第一个就是花十个年头建设的金安桥水电站,用他的话说就是“水电站就是印钞机,年年有几十亿现金流”。后来汉能之所以敢投300亿元进军光伏产业也是因为这个引以为傲的基础。而这第二奇迹是“汉能用3年半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生产商,华丽转身,战略升级,立马成为行业领导者”。
不选择主流路线的晶硅太阳能,而选择曲折的薄膜太阳能,李河君自有盘算。在他看来,薄膜具备高科技+能源的双重属性,高科技行业的特点是高速增长,而能源行业的特点是门槛高、周期长但需求和增长长期稳定,李河君认定,薄膜化和柔性化将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2009年,初涉薄膜太阳能行业,李河君便抛出2000兆瓦的“宏伟计划”。当时的行业龙头—美国第一太阳能大概有1800兆瓦产能、两条技术路线。
2011年,李河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硅基薄膜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铂阳太阳能(00566.HK,现已更名为汉能太阳能)的实际控制人,从而直入上游装备制造。
此后,李河君成功布局了七大光伏制造基地,完成了对全球3家技术领先公司的并购,分别是德国的索力比亚公司(Solibro)、美国的米亚索能公司(MiaSolé)以及全球太阳能公司(GlobalSolarEnergy)。更巧妙的是,这3家公司被收购的时间恰恰处于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这一全球光伏市场的冰期,汉能自曝基本上以抄底的价格收购。产能3000兆瓦、7条技术路线,汉能用三年实现。
从收购这件事上来看,李河君真是个十足霸气的“土豪”。他的思路是:所收购公司的技术能对接则对接,不能对接的可以“存放起来”,减少未来的竞争对手。完成几个大的并购之后,汉能也就一跃成为了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2014年3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商业奖项—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评选结果中,汉能位列全球第23位、中国第2位,在中国企业中仅次于腾讯。
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斯克在上海公开表示,汉能作为首家和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国充电站供应商,将利用其薄膜柔性光伏系统为特斯拉建设首批位于北京的两座充电站,并在上海嘉定汽车城提供第一座超级充电站建设,在未来还将陆续建设共七大超级充电站网络。汉能“联姻”特斯拉,切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系统,标志着汉能在薄膜太阳能应用领域再次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