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2012年经审计的年报披露,超日太阳2011年度、2012年度连续两年亏损,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11超日债”于2013年5月2日开市起停牌。7月8日起,在集中竞价系统和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暂停上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超日太阳的流动性危机却迟迟未能化解,2014年3月初,超日太阳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公司付息资金仅落实400万元。“11超日债”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债券市场第一例付息违约债券。
业绩突变的问题债券
据21世纪网所知,与郑先生一样在为“11超日债”闹心的还有来自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等地的债民,他们有的是申购新债时购入的,还有的则是溢价买入的。面对违约债券,他们也展开了维权行动。
实际上,在“11超日债”暂停上市后,部分债券持有人就“11超日债”不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涉嫌违规上市,对深交所、超日及中信建投提起诉讼。
对此,中信建投曾通过媒体回应称,该案早在2013年底就被深圳中院一审裁定驳回起诉,中信建投投行负责人表示,全面梳理“11超日债”发行、上市的整个过程,中信建投严格按照《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等相关规定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不存在违规、欺诈发行。
不过在21世纪网所接触的债民们眼中,“11超日债”发行前后有着诸多匪夷所思的情节。
2012年2月29日,超日太阳预告2011年度盈利逾8200万元。一周后,3月7日,超日太阳发行10亿元公司债。
此后的3月26日,公司公告推迟年报发布日期。4月16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修正公告,2011年度亏损5800余万元,修改前后净利润相差约1.42亿元。
这一幕与2013年1月17日晚间的公告异常相似。此前超日太阳的2012年三季报预测,公司扭亏为盈;然而1月17日的公告中对2012年全年业绩修正为11亿元的亏损。
两次业绩变脸,超日太阳给出的重要原因都是“计提坏账”。究竟“计提”的是什么“坏账”呢?
2013年1月,作为超日太阳曾经最大的债务人,同时也是超日太阳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曾对21世纪网道破“坏账”的秘密。
苏维利给21世纪网解释说,天华阳光将项目土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开发权转给超日,但依然通过当地的团队来做电站,而电站需要的组件则由超日太阳提供,最终由超日太阳来完成电站销售。
“因为对超日来说,他被市场视为以组件销售收入为主营业务的定性,他的产品尽管卖给我(天华阳光),但最后又到达他公司大股东的项目公司”。这样连起来看,就应作为资产处理而不是销售确认,并表后有可能超日太阳当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会降低甚至形成亏损。
所以倪开禄的做法是,将这样的过程分开看,既然卖给天华阳光,就可以作为应收账款确认,从而做大当期营业收入,形成了巨额账款,而欠款方则为天华阳光。
如果苏维利的说法成立,那么超日太阳在1月17日公告大幅计提跌价准备,便是为此前注水的营业收入买单。那么“11超日债”上市前后的业绩变脸,又是否有类似的隐情呢?
诱因:评级虚高
另一方面,正因为业绩的突变,“11超日债”的评级机构——鹏元资信评估也一度调整了评级展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