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要以为白天劳累后可以换取晚上充裕的休息时间。晚间,城市里的华灯初上之际,没有阳光的沙漠,正是对不发电的设备进行维护的“黄金时刻”, 顶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他们还在忙着钻电缆沟、打着手电检查设备安全,常人睡意正酣时,他们才返回自己的宿舍。
为了进一步强化每位员工的专业技能,运行部定期还开展“设备事故预想”大比武活动,未雨绸缪,在真正遇到事故的时候,能有足够的反应力和应对力。运行部的主要负责人还先后同周边16家
光伏电站开展交流活动,探讨缩短设备常规备件故障排除经验。
据了解,自2009年开始,青海省大力培育和发展光伏产业。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地区
光伏发电企业现有18家,截至今年8月底,青海省已建成大型集中并网光伏电站80座,总装机容量达到203万千瓦,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并率先打造了国内国际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因此,这种交流能让我们更省时省力地解决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有效避免其他电站曾发生过的事故。
“精于操作、细于安全”,这是运行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理念,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扎根于他们的心中。光伏一期项目在运维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年利用小时数达1861小时,比设计值高处228小时,更是本地区光伏企业最高值。而且电站自投运以来,设备可利用率更是一直维持在98%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全厂的安全生产。
光伏人才的“氧气输送站”
2月26日,2月26日,国家工信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布《关于组织推荐2014年光伏产业重点项目的通知》,建立支持光伏产业重点项目发展的合作机制,推动光伏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的发展如同日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的那样,自2008年的一轮恶性破产后,光伏行业重新洗牌,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又将成为行业的“香饽饽”。
在这样利好的大环境下,
三峡新能源公司的光伏项目也迅速发展,遍地开花,这也意味着电站对成熟化运行人员的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而格尔木光伏电站以其特有的时间和环境机遇,以及集固定、斜单轴、双轴、低倍聚光等多种光伏试验项目于一身的特有特点奠定了培训工作基础。
作为集团公司首个光伏项目,格尔木光伏电站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培训基地,从2012年至今,运行部为各兄弟单位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光伏运行人员,进一步为建设”阳光三峡“目标贡献了人才力量。不仅于此,运行部人员在2013年电网公司持续限电7个月的困难情况下,积极开展电力营销工作,超额完成既定任务,这些“夹缝中求生”经验也成了运行部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成长步伐的加快,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将分赴不同地域的光伏电站继续驻扎,用他们在格尔木学会的一技之长服务于“阳光三峡”的每个角落。三毛曾说过“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 尝过了寂寞沙洲冷的他们,经历了无数磨练的他们,也最终会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无限霞光。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