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外媒体报道称此次收购金额为3000万美元。但
李河君澄清,3000万美元只是用来支付MiaSol的欠账,并不是实际并购价格,“我们用不到初次议价的1/10买下了MiaSol。”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Solibro与美国MiaSol两家公司技术,原来由于商业原则而相互保密,各有缺憾,现在同属
汉能集团旗下,解除了商业上的顾虑,也可以实现技术上的互通有无“这两个工艺包,我们全部搞明白了。”
电站成投资主流
“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领衔,第二次是美国,汉能有一个愿景,就是依托可再生能源,让咱们中国人也来领衔一把。” 李河君笃信,通过类似的整合,中国可在薄膜太阳能领域至少保证5年以上的技术领先。
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薄膜太阳能量产转化率与晶硅电池的转换率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多晶硅电池的转换率在16%左右,单晶硅电池能够达到18%以上。国内光伏巨头英利的熊猫电池量产转换率甚至达到了19.5%。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差距也正是汉能全球并购的动因。对于汉能来说,接下来的难题便是如何将这些技术路线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产量。李河君告诉《英才》记者,汉能在保留欧美研发的同时,会将这些技术国产化,以降低成本。
“我们很快就会并购第四家”,李河君表示,汉能在海外的技术并购战车仍然在发出轰鸣声。
问题是,从过往不同产业发展历程观察,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如果核心技术仅被一两家企业控制,或者被某一小部分人掌握在手里的时候,这个领域反而不容易做起来。
李河君并不担心汉能会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变成“孤独求败”,因为,全球薄膜太阳能大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其中,包括美国第一太阳能、汉能、夏普和日本的Frontier四家公司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事实上,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汉能都并不“孤独”。
长期跟踪光伏产业的矽亚投资副总裁张兰丁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正在开展对下一代低成本高效率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用化的研究与开发。德国Manz公司已经携其14%转化率的CIGS产品与国内光伏电站承建商取得了合作。美国Global Solar公司和Ascent Solar公司也已经将产能提升到100兆瓦。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