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仍谨慎对待光伏行业。中国银行金融总部产品经理唐茂恒认为,光伏行业并没有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商业银行大规模介入光伏行业,预计要等到行业真正具备盈利能力的时候。
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不感冒”,迫使电站投资商另辟蹊径,此时财大气粗的央企、国企等机构成为光伏企业的融资首选。央企、国企多为集团化的企业,动辄资产上千亿,融资能力远远超过单一的光伏企业。基于公司信用和抵押担保物价值的融资服务,难以满足未来光伏光伏电站的融资需求,央企、国企可以办到。而且相较于商业银行,国有资产可为光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更广,期限更长,全额投资都是有可能的。
央企、国企肯为光伏电站“买单”,不仅可以解决电站项目资金问题,还能帮助这些企业拓展其新能源业务。这些企业多数并没有光伏产品制造、电站开发方面的经验,却可以利用雄厚的资金直接购买或间接持有,享受成熟光伏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
笔者认为,央企、国企这种“拿来主义”战略,让光伏企业沦为了拓荒者。光伏产业经历了三年的产能过剩痛苦期,倒逼国家开启终端市场,完善政策,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或许是资本雄厚的“财主”。由于电站投资企业极度缺乏资金,选择与央企、国企联姻,是当前最为有效的融资模式。
当然,对光伏企业来讲上述融资模式过于单一。以电站为抵押、以电站未来收益打包融资、以国家每次补贴为还款的融资模式,并引入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实现对企业贷款。这种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是未来,特别是分布式市场正式启动后最终的融资渠道,这需要清晰明确的政策、可靠的销售渠道、真实的资产隔离,第三方电站质量保障等。目前中国光伏融资市场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从央企、国企中直接引入资金,融资模式不得不走先传统后创新的路子。
光伏“国有化”趋势苗头显现
截至到2012年底,全国50多家风电开发企业旗下的1300家项目公司参与中国的风电投资和建设,其中国有企业约1000家,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1%。传统能源方面,“三桶油”几乎完全控制中国石油市场;煤炭发电企业绝大多数是“国字号”企业。国家在上述企业的垄断地位非常明显。
目前,中国一线光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这是民营企业接受新鲜事物和创新能力强的体现。但民营企业表现突出主要体现在制造环节,当光伏制造逐渐演变为终端应用,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几乎完败,大量电站被“国有化”的现象绝非耸人听闻。
2013年顺风光电成功收购尚德,在一年之内建设或并购890MW的光伏电站,让扎根已久的业内企业望尘莫及。顺风光电虽然并不属于国有企业,不过其至少证明了一点,在光伏终端市场资本为王是真理。握有资本且对光伏越来越感兴趣的国有企业很有可能上演“续集”。
如果光伏融资能够实现一定的市场化,则光伏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国有企业不一定能占据优势。不过,目前资本市场对大型地面电站都丝毫无任何兴趣,更无需谈即将启动的分布式市场,国有企业成为光伏企业目前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