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光伏分为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晶硅太阳能电池优点是转化率比较高,缺点是生产过程有污染,仅适用于强光环境,在弱光下不能发电;而薄膜光伏具有成本低、柔性化、质量轻等优势,可大量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也可以将柔性薄膜组件应用在高附加值的新兴应用领域。目前,在全球光伏市场上,晶硅占85%的市场,薄膜光伏电池仅占15%。
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室主任王文静介绍,薄膜光伏电池曾出现两次较快发展,一次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薄膜光伏电池在整个光伏电池中的占比接近30%;另一次是在2008年的多晶硅价格暴涨时期,当时薄膜光伏电池在整个光伏电池中的占比接近20%。但此后,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一路下滑,薄膜光伏电池在整个光伏电池中的占比降至目前的10%-11%。
“国内选择薄膜路线的光伏企业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受制于规模和核心技术。因为薄膜与晶硅不同,不是单纯购买设备即可以生产,而是需要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并且要做到较大的产能规模,才有可能降低成本。薄膜光伏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予以支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光伏产业如何发展,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宏观层面讲,无论是国际国内都看好太阳能,但从目前来看,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企业都希望政府能给更多的政策支持,多给一些财政补助。”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薄膜光伏产业联盟名誉主席张国宝表示,一个行业如果只是指望国家补助来发展,肯定是做不起来的。
“光伏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能仅靠政府补贴,未来产业提升的根本出路还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来降低成本。首先,薄膜光伏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以此来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其次,就是一定要把蛋糕做大,只有做大了才能摊薄成本。”张国宝说。
“新能源差价是靠新能源基金补贴,目前全国600亿元的新能源基金,如果未来产业发展规模扩大,财政补贴跟不上,行业发展会受限制。不能形成有多少补贴干多少活的状况。”李河君认为,薄膜光伏是今后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3-5年有望成为主流。目前,薄膜光伏仅占光伏组件制造的15%左右,由于薄膜光伏电池组件转化率比多晶硅低5%-15%,上网电价较贵,产业化程度稍低。多位与会人士表示,在联盟的分类指导和协助下,薄膜光伏企业将加强管理、实现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动薄膜光伏产业化。
薄膜光伏是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能源局近日表示,201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为8吉瓦,这将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农业大棚等分布式项目中有独特优势的薄膜光伏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