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中国太阳能大厂无锡尚德宣告破产,鸣响倒闭潮的第一枪。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也曾报导,光中国大陆前十大太阳能厂负债就达288亿美元,沦为一大财政负担。
因此,中国政府从2012年底开始,限定只有“六大六小”12家太阳能厂才能获得国家银行一定程度的贷款补助,其他厂商只能自食其力,2013年9月更提高准入门坎,详加规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率、电池转换效率等,避免厂商盲目扩产,持续压低产品价格。
“过去两年中国大陆产能开太大了”,台新投顾研究部襄理李翰兴说,如今,中国政府带头调控,供过于求的幅度将从2012年的76%,收敛到2013年的30%,明年可望供需平衡,台厂不用再和中国大陆厂商杀价竞争,尚未转亏为盈的硅晶圆厂之前想涨价涨不动,一旦2014年接单顺利,报价如有成长10~15%,就可能摆脱亏损阴霾。
欧美反倾销补贴 转单效应让台厂出货大增
最后,延烧近两年的中国大陆、欧美“双反”贸易战,台湾太阳能电池厂是最大赢家。
从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厂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12年9月欧盟也跟进,并于2013年6月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引发中国厂商“转单”效应,模块如要出口,就必须搭配台厂电池。
虽然,之后美国拟撤销调查,欧盟也和中国大陆达成协议,但,光是2013年上半年,台厂出货量就比2012年同期成长6.7%,达3.2GW,其中更有40%销往中国大陆,部分大厂产能因此满载。
但是,在曙光再现之际,保德信基金经理人叶献文也提醒,各国的补贴政策仍可能是一大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