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保芳说:“越是低谷时,越是力量积蓄时,市场低潮时期就是技术创新的高潮时期”。
“说实话,这让我们搞科研的人员备受鼓舞。”宋锋兵谈到,没有了后顾之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创新的劲头更足了。
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科技创新经费,这是晶龙对创新的制度保障。多年以来,这一点雷打不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为降低成本,什么都可以节省,唯独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能省。”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的话掷地有声,技术创新永无止境,没有持续研发能力的企业很可能就看不到光伏春天的到来,技术创新能力是光伏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企业进一步变强变大的必由之路。
除了资金支持,晶龙还制定了具体创新方法,理清创新思路,以保证“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早在2005年,就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颁布《技术创新工作条例》,成立电子材料研究所和研发中心,每年都要根据发展实际选定十几项科技攻关课题,并把它落实到人头上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及时兑现奖励,并在年底进行表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早在18年前成立之初,晶龙就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道路。
“产学研结合、科研生产一体化,是科技型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靳保芳认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尖端人才密集、营销外向型强、生产工艺升级快等特点,惟有坚持产学研结合,才能保障技术持续创新。
截至目前,晶龙已经拥有企业技术中心、硅材料研究中心、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太阳能组件研发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美国、德国、日本设有研发营销机构;与欧美认证机构合作,可利用自己在上海建立的实验室来测试欧洲和美国的标准。同时,2012年又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了“光伏创新研究中心”,围绕太阳能电池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些研发机构密切关注着世界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变化,也为企业的发展积蓄着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