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光伏需求保持稳定性
2013年欧洲光伏市场占全球总装机量的比例约为30%,2014年也会保持在25%~30%的水平上。应该说今后几年,只要光伏发电成本没有革命性的改观,欧洲光伏每年的装机容量会比较稳定,每年德国会保持在3GW左右,意大利、法国、英国会保持在1~1.5GW范围内,总的年度需求量在10GW上下。
欧洲国家多为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光伏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早已经取消了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发展变得更加理性。新兴欧洲光伏市场英国、法国等不愿意重蹈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覆辙,政策激励程度普遍不足。笔者曾多次强调,如果经济高度发达的欧洲都用不起光伏发电,光伏发电在非洲、东南亚地区是没有希望的,这些地区政策降温后,光伏应用会寸步难行。
欧洲光伏市场趋稳有利于全球光伏需求量走向平衡,当行业不再完全依赖单一市场时,所面临的风险会小很多。欧洲、亚洲、非洲各市场此消彼长,保持全球光伏需求量稳定甚至延续上涨态势,但行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兴市场如果在现有政策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一定会重走欧洲的老路子,最终不堪财政压力而放缓。所以,新兴市场崛起只是为光伏企业赢得了宝贵的缓冲空间,最终的市场还是由行业或者企业来创造。
非洲和东南亚继续“打酱油”
南非、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非洲地区最大的三个光伏市场,南非在今明两年会有800MW左右的光伏系统并入电网,沙特阿拉伯也制定了到2032年安装16GW光伏系统的宏伟目标。以色列是目前为止非洲最大的光伏装机国家,已经大约完成了400MW左右的装机量。
虽然约旦、纳米比亚、安哥拉等很多国家都对光伏发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发展光伏产业不仅仅是靠政策,更重要的是看一个国家的软环境,包括融资环境、电网能力、传统电力价格等多方面。中国发展光伏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是非洲地区,所以非洲市场容量并不会有大突破,行业不可抱有过大希望。
再看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恐怕除了印度不会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光伏市场。泰国是东南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亚洲首批实施FIT项目的国家之一,其计划仅是2022年前实现2GW的光伏电站安装目标。其他东南亚国家根本不值一提,有研究机构曾经预测,到2017年东南亚地区才可能突破年度1GW的装机量,这些地区虽然同比增长较快,但对全球光伏产业的贡献非常小,会一直处于“打酱油”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