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持政策的不断刺激下,国内光伏企业业绩大多有所好转,光伏产业正在走出阴霾。然而,能否脱离“蛮干”、走向正轨还有待时间检验。
“现在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行业在回暖,向好的明显标志是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上来了,我们目前的多晶硅开工率在90%以上,硅片业务还有扩产的计划。”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对记者说,经过两年的调整,光伏企业正在走出寒冬。
事实上,光伏产业回暖在三季报中已经显现。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业合计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16亿元,均值为610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133万元增长了约95%。
对于净利润的明显增长,企业普遍表示,主要是得益于在此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众多光伏企业纷纷转型发力下游电站。
从下半年开始,组件商出货明显增加,记者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展览会上了解到,国内组件价格已上涨至4.2元/瓦—4.5元/瓦,部分项目组件毛利率达到10%,较上半年增加了一倍。
然而,尽管下游组件企业出货量激增,但上游设备需求增加却不明显。“目前整体产能过剩还未完全过去,企业对扩产比较谨慎。即便扩产,也会考虑购买二手设备或租赁设备。因此,上游产业预计到年底、明年春天才会好转。”申银万国分析师余文俊分析。
产业回暖,国家扶持政策功不可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近日表示,2014年全国拟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6GW,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GW。这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目标。
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各地光伏电站呈现投资趋热,光伏概念也表现强势。尤其是西部光伏电站建设进度加快,带动众多组件商、硅片厂商出货大增,产品毛利率亦有所提升,有望为全年业绩增长带来支撑。
与此同时,此次国家出台的0.42元/千瓦时的补贴幅度也远超业内预期。国内电价补贴政策被视为整个光伏业扭亏为盈的关键。
此外,继7月出台光伏“国八条”、9月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后,日前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从2013年10月1日起到2015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也大大刺激了产业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