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十一月北京“降温潮”带来的阵阵凉意,光伏行业却在多重利好的政策影响下,实现了久违的“逆袭升温”,让人感到光伏行业的复苏信号已经发出。在今年早些时候,欧美“双反”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光伏产能过剩,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迫切需要开辟国内市场,缓解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的目标。随后,各部委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扶植政策,使得国内光伏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
上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上表示,2014年全国拟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6GW,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GW。在这样的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光伏市场一跃成为世界光伏应用的第一大市场。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开发潜力无限。
但是有了产业政策支持的“东风”,光伏行业就发展了?光伏企业就万事大吉了吗?笔者认为,其实不然,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相关配套及服务品质仍需完善。比如光伏电站现阶段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融资困难,相关企业即便建设光伏电站意愿强烈,但是银行贷款门槛过高;而如果选择民间融资,其资金规模较小,资金成本压力也很大,因此,融资难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绊脚石”。有学者指出,“光伏产业是一个封闭的利益关联链,集中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等金融业系统支持光伏发展,才能使整个行业出现大面积繁荣”。这种观点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
此外,各地审批标准不统一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建设光伏电站为例,虽然国家层面有原则性的政策支持,但是地方上还是缺乏具体的配套政策,不同省份建设光伏电站流程不同,并网规则不同。有光伏企业直言,在地方建设光伏电站手续繁琐,需要在不同部门盖至少20个章,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就这类问题,有专家表示,光伏审批政策不一样,并网许可流程不同,以及屋顶产权问题等都是建设光伏电站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未来流程方面做到标准化,审批实现“简政放权”零成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另外,政府还需出台更多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扶持基金,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支持光伏行业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而非简单、低质量的模仿与复制。
就企业而言,中国有句古语叫“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政策上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企业则需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注重技术团队的培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光伏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则更应起到市场带头作用,鼓励其进行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缩短行业整合周期,为光伏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健康的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