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投资往往比较大,一台单晶炉起手就得七八十万,而一台多晶炉得300多万,所以很多企业除自有资金外,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吴德胜告诉记者,在当前的困境之下,光伏企业不仅要顶着来自市场的压力,更大的还有来自银行的压力。
吴德胜坦言,企业开工,说白了,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做给银行看。他说,企业不开工,别说再贷款,就是原来的贷款银行也会逼着还的。另外,设备长时间不使用也不行,迫使你不得不开工,还有不开工意味着职工留不住,一旦光伏产业复苏,招人也招不到。
一位当地银行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企业开工生产,银行才会不抽走贷款,企业才能保证基本的资金链不断裂。否则,银行也没法交代。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2011年的产值是4亿多元,去年是2亿多元,今年1—9月份只有1亿元。目前也只有切片加工业务,多晶硅生产到6月份全部停产了。
最让占学勤担心的还不是企业亏损,而是光伏的寒流还要持续多长,企业还能坚持多久。他告诉记者,如果这些光伏企业的设备长时间不用,之后又没有技术突破的话,那么开化全县光伏企业750台拉单晶硅的炉子将全部淘汰,那损失就太大了。整个开化光伏企业投资超25亿元。他说,高峰的时候,一台多晶硅炉子需要300万元,现在只要120万元,贬值贬得太快了。
就在不久前的9月6日,开化县人民法院颁布破产公告,开化光伏龙头企业——浙江嘉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入破产清算,这给一直在阴霾中的光伏企业重重的一击。
嘉毅能源是开化县唯一一家有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企业。
开化县一位律师告诉记者,投资2亿多元的嘉毅能源,法院组织了两次拍卖,6500万元的价格都没人要。
“如果没有其它办法,光伏企业全部会破产倒闭的。”一位光伏企业老板忧心忡忡地说。
脱困难题:等政策还是靠自救
如何救援这些光伏企业,整个国家层面都在制定对策。
7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
“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政策。”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这些政策主要还是针对大企业、核心企业的,对于他们这样的小微企业,还相当遥远。作为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把握当前的政策,探索出一条自身发展的道路。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