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价格承诺协议8月6日的实施,八成产品出口欧洲的国内光伏企业舒了一口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寒冬”过去,光伏市场坚冰也只是“局部融化”。
记者近日在光伏大省江苏对多家光伏企业采访发现,脆弱复苏的光伏市场依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严重产能过剩的光伏业要度过严冬,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
而需要承担这个行业过去非理性疯狂大发展代价的,亦不止光伏企业,甚至曾经对光伏青眼有加的银行,也不得不吞下巨额坏账的苦果。
一丝亮光
“连尚德都倒下了,能活下来真不容易,能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真幸运。”在光伏业较为集中的江苏扬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年与尚德一同进入光伏行业的环太硅业管理者说。
环太硅业年产硅片2.5亿~3亿片,今年下半年以来,受益于出口订单的增加和国内分布式电站的启动,所有的设备几乎处于满负荷状态。
据上述管理者介绍,工厂的订单除了欧洲市场,中国台湾、韩国及东南亚市场都有涉足。虽然现在产能上来了,但跟钢铁行业一样,产能过剩的问题并未解决。
环太硅业企划总监吴明山透露,每张硅片的价格只在6.3~6.5元间,勉强在成本线附近,如果算上折旧,依然还有一定的亏损。
无锡是光伏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参与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应诉的无锡光伏企业将被免征47.6%的惩罚性关税,并分享一定额度的配额,其中上市公司海润光伏有望获得25兆瓦的配额,一些企业已考虑恢复在欧洲的销售分部。
在无锡惠山区堰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利协鑫旗下的一家大型硅片企业高佳太阳能的经营状况一直不错。该公司主要生产单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及电池组件,产品主要市场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该公司副总经理丁永铭说,全年有望出货2吉瓦(GW,1吉瓦=1000兆瓦)。
此外,同处沪宁线上的常州天合光能、苏州阿特斯等企业的季度财务报表亦不乏亮色。
今年前两个季度,天合光能销售600多兆瓦,其中欧盟约占38%,同比、环比均有大幅增长。阿特斯二季度组件出货量已提升到455兆瓦,今年出口总量有望超过去年,达到1.6~1.8吉瓦。
而南京、苏州、徐州等多地海关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江苏省内太阳能电池出口出现大幅增长,月度最高出口额已近6亿美元,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市场转暖的脉冲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