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整个发电系统的生命力之所在,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对于整个系统的光伏发电效率有决定性作用。近年,在领跑者项目的带动之下,光伏市场高效化趋势明显,各类高效电池及组件开始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领跑者项目为例,前两批领跑基地对采用的组件效率要求为多晶硅转换效率不低于16.5%,单晶硅转换效率不低于17%。而2017年的第三批应用领跑基地对多晶组件及单晶组件的效率要求分别提升到了17%和17.8%以上,技术领跑基地相应对效率的要求更是达到了18%和18.9%以上。在此情况下,PERC、N型、HJT、IBC等电池技术迅速发展,双面、双玻等新型组件也层出不穷。
而在产品高效化的同时,分布式正成为光伏产业的重心。在2018年一季度,分布式光伏以7.69GW的新增装机占到了全部光伏新增装机的近80%。而去年同期的2.43GW所占比重仅为33.7%。OFweek光伏行业资深分析师孙栋栋表示,在政策及市场的双重作用之下,2018年分布式光伏将创新高。
在分布式的发展浪潮下,光伏发电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安装了光伏电站的用户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也是最直接体现发电质量的,就是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作为最核心的部件,光伏电池及组件的转换效率对整个系统的发电量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在分布式的复杂应用场景之下,并不是每一种高效电池及高效组件都能适应。
由于应用场景的差异性,一种在地面电站表现良好的组件并不意味着它也适合分布式光伏电站。比如双面组件适合地面反射性强的场景,半片组件适合有阴影遮挡的场景,双玻组件适合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场景。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来说,各种高效电池及组件的应用及选择需要非常谨慎,特别是在屋顶安装的分布式电站,其安全性必须要得到保证,要不然一旦引发火灾,将损失惨重。
在各种新型电池迅速发展之下,哪种电池技术才最适合分布式光伏?哪种组件应用到分布式光伏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分布式电站的发电量?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将在5月26日举办的“OFweek 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论坛”上发表《屋顶分布式光伏之高效太阳电池技术》的主题演讲。届时,沈文忠教授将针对最新的高效太阳电池技术进行解读分析,并探讨这些电池技术应用到屋顶分布式光伏等场景的特点及前景。精彩演讲,敬请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
沈文忠教授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1月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国际PVSEC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太阳能光伏》主编。主要从事新型硅基太阳电池研发和光电子器件物理研究工作。在国际一流SCI收录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多篇,已被他人引用超过4000次;出版学术专著1部(《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物理与器件》,39.6万字,科学出版社,2014),主编学术专著1部(《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应用》,86.4万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OFweek 2018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论坛”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主办、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承办,将于2018年5月26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会议以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为重点,邀请了众多权威的行业专家及龙头企业高层为现场带来精彩演讲。行业精英共聚一堂,把脉行业趋势,引领行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