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后,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理念便被逐渐渗透到英利运营和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用苗连生的话说就是“不管大钱小钱,该挣的钱没挣到就是耻辱”。要在产业下行期实现更高的成本控制效率的“魔鬼都在细节里”。董强,今年31岁,2006年加入英利。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现在的一厂区副总兼技术部经理,他见证了光伏产业以及英利自身“由简入奢易”到“由奢入俭难”的艰难转变。
“日子好过的时候,毛利率能有百分之几十,那时候很多企业在支出上都是大手大脚,花多花少点都无所谓。以前请外来的朋友吃饭,可能三个人点一大桌也不觉得浪费,现在讲究‘三菜一汤’,适可而止。”董强告诉记者,从集团提出降本增效口号,到班组内反复宣讲和讨论,直到每个员工确实把意识转过来,并能落到运营和生产细节,“前后至少花了半年时间”。
“成本被层层分解,苗总要求每个人都知道成本是哪里来的,是在哪里消化掉的。比如,生产线上如果破了一个硅片,多晶硅多用一点银浆,或切掉一小段银带,我们会增加多少成本;哪个细节改进后,我们会有几分几厘的收益。”在董强看来,两年多的时间里,英利逐渐将生产和管理中成本控制做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
苗连生要求所有员工“爬雪山过草地”,把最难的时间熬过去。“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研发创新,我们现在更关注一线员工的创造能力,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各种设备的改进,一些生产环节的优化,都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一位车间工人改进了一个小设备,竟为英利节约了上千万元的年支出,这过去在行业里是不可想象的”。
在英利的各大厂区,“决战”、“急行军”等各种带着军事风格的标语随处可见。在产业下行周期,秉承老苗的风格,英利继续采取各种“运动”、誓师、重奖等办法来振荡士气、增强凝聚力。
在英利内部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某天早操下暴雨,公司决定坚持出操,怕员工有抵触情绪,57岁的老苗带头冲进雨中,于是出现了数千员工冒雨出操的一幕。跑步结束,苗命人准备了姜糖水,并宣布冒雨跑步的每人发300元现金,当天上午他命人支取数十万元现款,奖金全部兑现。
只要在英利总部,苗连生更是“闲不住”,他经常连续上夜班。晚上12点到凌晨5点,苗连生的身影可能突然出现在任何一个车间。“怕老苗查岗吗?”面对记者,董强黝红的脸庞瞬间舒展开来,“不怕,早习惯了,该干嘛干嘛”。
下游破局
然而,即使在生产和管理环节把控制成本的工作做到极致,也无以抵消寒流里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苗连生必须带领员工寻求战略性的突破。事实上,寒冬降临,这也成为赛维、阿特斯、天合光能等所有规模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