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李振国愈发忙碌了。他执掌的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企业——隆基股份破天荒地触了次电,开始在宁夏等地开发光伏电站。李笑称,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应该做电站,但陆续出台的光伏新政还是让他按捺不住。
目前,隆基股份已经通过收购与合作获得了60兆瓦的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许可,并逐步开建。李振国的理由是,建电站既便于自己组织组件,又有利于解决应收账款问题。
最近,不仅是隆基股份,部分在欧美“双反”中战战兢兢的光伏企业,也不再只求消化库存,而是频繁在国内寻找下游的机会。其中有电池、组件制造商,甚至还有与光伏不搭界的汽车企业,如近日松辽汽车向不超过十家特定对象募集近22.79亿资金,用于收购阿克苏舒奇蒙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新建甘肃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光伏企业的活跃度上升和信心修复,似乎预示着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走出最艰难的时刻。股市的表现也可佐证,7月5日,纽交所中国光伏概念股走势强劲,晶科能源、昱辉阳光、晶澳太阳能等五家上市公司涨幅均超过10%。
刺激这种变化发生的是去年以来中国政府高层不断传递出的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信号。温家宝、李克强先后两任总理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推出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则陆续出台《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等法规,核心是通过调整补贴价格推动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进而拉动上游组件和多晶硅的销售,打开国内市场。
政策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正在逐渐显现。去年一季度,隆基股份的硅片价格是1.5-1.6元/片,二季度大概能维持同样价格水平,三季度即降到了1.2元/片,四季度价格则迅速跳水至一块零几分。在新政刺激下,今年一季度价格水平又恢复到1.2元/片,比去年四季度涨了10%,目前仍比较稳定。
新政以来,在光伏企业的呼吁下,政策制定部门还在考虑提高分布式发电的补贴额度,从而刺激下游电站建设。今年3月,《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意见稿中将分布式发电补贴定为0.35元/度,如今这一数字在分布式发电示范电站中已经提高到0.45元/度。
“国家政策促进作用明显,晶科也早早做了准备。”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告诉记者,晶科针对业务渠道制定了相关政策,做了市场摸底调查,同时扩建电厂人员、售后服务等团队。新政刺激下,晶科上半年组件出货量在中国排名第二,达到200多兆瓦。
今年6月,由于大量骗补事件的发生,国家能源局中止了实施4年的金太阳工程,代之以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进行电价补贴,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要求组织编制示范区实施方案。新一轮的国内分布式电站建设也已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