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在与欧洲就解决双方数十亿美元光伏设备贸易争端问题的谈判中采取了强硬立场,中欧双方在经过数周的磋商后仍存在较大分歧。
7月7日,新华海外财经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来自欧盟委员会(欧委会)的谈判人员已在北京逗留两个多星期时间,试图与中方达成和解方案,以免在8月6日大幅提高中国光伏产品进口关税,因此举可能会引发中方的一系列报复性措施,使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发展成一场涉及法国葡萄酒、德国高档车等中欧主要贸易产品的全面贸易战。
“谈判的时间已不多”
“他们已经离开北京。”一位接近商务部的人士透露,这次来北京的是欧委会的技术代表团,级别并不高。目前留给谈判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根本不是一个月,因为8月6日就要宣布关税是否升至47.6%,而在宣布之前,贸委会需要向欧盟各成员国说明,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案是欧盟迄今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贸易调查。2011年欧盟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进口额达到210亿欧元,占中国对欧盟出口的7%。6月4日,欧委会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税将分两步走,自6月6日起征收11.8%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协议,届时才将税率提升至47.6%。
综合新华海外财经和路透社的报道可知,中欧双方的立场似乎有所接近,但据熟悉谈判内容的知情人士称,双方仍存在较大分歧。
这些知情人士称,谈判涉及的内容之一,是对中国产光伏产品设定一个配额,限额内产品在欧盟的售价不得低于在中国的生产成本;超出配额部分的面板将被征收关税,不过具体征收水准和额度仍在讨论之中。
就相关配额,上海证券报7月5日给出的说法是,中方在谈判中提出每年向欧盟出口光伏组件总量不超过10GW(1GW=1000MW,1MW=1000KW),同时提高2050年中国光伏装机目标。该说法据称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目前中国光伏实际年产量约20GW,王斯成表示,上述方案意味着光伏年产量将有一半在中国国内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