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利好企业和产业长远发展
“对于完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来说,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当前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强产业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布信息统计成果,对于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长远发展和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王民浩说。
据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化建设起始于风电,从2003年全国大型风电建设前期工作开始,国家发改委委托水电总院开发建设,此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总院建设管理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并以信息中心为平台,完善风电场工程数据库,开发建立健全了我国风电信息统计与评价体系。此后,该院又陆续将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信息纳入可再生能源统计体系。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陆续编制完成了8个年度的风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和4个年度的太阳能发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为配合国家能源、价格和财政主管部门做好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工作,水电总院组织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开发建设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信息管理平台’,为全国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确保了国家能源局2012年度三个批次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新增确认项目发布。”王民浩说,为了使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水电总院几年来还开发建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信息数据库配套软件近30款(CFD、CSD、CGD系列),有效地提高了产业信息化水平。
“信息成果发布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都是好消息。过去对于风机企业的评价,只是用单一数据说话。今后,可能会是一系列指标,不止包括装机规模,还包括市场诚信、产品质量、服务情况等等,有利于开发企业对风机的识别。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正向的激励和引导,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信息发布。”一家主流风机企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