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Series3 Black™组件
First Solar首席技术官Raffi Garabedian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First Solar具有雄厚的研发基础,我们与国家研究所、大学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展开广泛的合作。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技术漏斗形图。通过漏斗形图的规划,我们可以开展许多先进项目。我们的研发中心与制造工厂也开展合作。通过此类合作,我们就可以将我们最新的研发成果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商业化运作。” “今年年初,我们公司取得了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碲化镉电池的转换效率创下世界记录,达到18.7%。虽然这只是在微小零部件领域取得的成就,但也显示出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对于我们而言,最具实际意义的是将我们碲化镉电池的转换效率转换为实际的总面积组件效率。First Solar日前在总面积组件效率方面取得巨大飞跃,达到16.1%,已获得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认证。该产品目前已经在我们的生产线上,我们希望接下来将之成功转换为大规模的商业生产。” Raffi称,First Solar一方面注重提升产品的转换效率,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就Series3 Black™而言,不仅效率颇高,可靠性也值得信赖。即使在酷热严苛的条件下,该产品依然能够很好的运作。其实,任何太阳能组件均有衰减情况发生,现在世界上产能最多的就是多晶硅太阳能产品,衰减情况是以PID显示的,这里有不同的标准与形式。碲化镉产品的衰减情况与晶硅完全不一样。碲化镉产品是起始衰减,还有长期衰减。起始衰减指达到一定产量之前,会不断的衰减。当达到一个固定值之后,衰减值就会稳定下来。在过去五年中,通过大量的投资与研发,First Solar能够把影响起始衰减的因素降低十倍。取得这样的成功,First Solar产品衰减率在业界处于领先位置了。First Solar所提到的长期衰减主要是指太阳能组件发电量的衰减。根据业界数据,长期衰减每年1%。根据First Solar在美国沙漠发电站具体数据表明,太阳能组件年均衰减率是0.7%--成绩还是相当抢眼。 谈及成本,Raffi强调道:“First Solar的成本正呈下降态势。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的成本不仅包含生产成本,还涵括销售成本。据我们所知,部分企业只提到生产成本。First Solar今年的生产成本约为每瓦55美分。随着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我们预计2017年每瓦成本将下降至35美分。届时,我们将有望成为晶硅制造商最大的竞争对手。” 期待政策可持续发展 被问及中国政策主题时,First Solar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业务拓展副总裁容伯强博士回答道:“First Solar在制定中国太阳能市场战略之时,会着重研究中国政策。我们会参考中国的政策以及经济情况来制定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经过二、三十年的改革,中国政府的政策绝非一成不变。早在上个实际九十年代初期,我在油气领域工作。那时,我们通常直接寻找中国油气企业,进行合作。而现在情况已经有所改变,这也印证了中国的发展。对此,我非常自豪。First Solar作为美国领先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我们有责任对中国的经济做出贡献,这亦有助于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业务拓展副总裁容伯强博士(右一)、产品管理和系统技术高级副总裁Thomas P.Kuster(右二)、首席技术官Raffi Garabedian(左二)、以及全球并网副总裁Mahesh morjaria博士(左一)在媒体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我们支持中国政策在这个领域的政策。不过,也并非没有挑战。最主要的挑战即如何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来对相应的法律政策进行实施。我相信未来情况会逐渐改善,我也期待太阳能产业能够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此外,上网电价非常重要,而且还应对太阳能产品实实施严格的技术标准,这样可促使产品质量提高。对于太阳能项目而言,人们通常考虑是这个项目是否足够便宜,其实这只是一开始要投入的,客户应该考虑的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20、25年)的年平均价格。举个例子。如果我们买一辆非常廉价的车,可能只能用5年,但是如果是好车,至少15年,因此我们应该计算年均的成本,这种思维也应该体现在投资者开发商战略之中,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只要我们能够进行变革,我们就能够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提升发电量,并降低成本。” 合作伙伴 互惠互利 就合作伙伴而言,First Solar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业务拓展副总裁容伯强博士表示:“First Solar在太阳能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我们非常乐意将这种经验与技巧传递给中国的合作伙伴,并与中国顶级的研究专家科学家以及学术界的人士进行合作,一起对碲化镉产品进行验证工作。我们也响应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战略,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合作项目包含在中国国内以及海外市场。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可令我们避免固步自封,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荣总还指出:“我们会与不同潜在的合作伙伴见面。商谈之中,观察是否有融合的部分,能够惠及双方。不过,我们与太阳能组件厂商合作的可能性不高。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和中国大型、新兴企业以及制造工厂化进行商谈。我们一直在巩固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外延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四季度扭亏,商业模式是关键 在太阳能产业一片荒芜之际,First Solar去年第四季度财务业绩颇为靓丽。据财报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营收创下历史记录,达10.8亿美元,营运利润率为16%,产能利用率高达86%。 对此,容伯强表示:“这主要与商业模式相关。First Solar一贯重视产品组合的多样性,一方面是太阳能产品组件,另一方面电站本身。我们所在的市场是独立的,不依赖政府补贴的。在这样的市场,我们能够进行长久的发展,与合作伙伴展开可持续合作。我们也侧重于不同的市场,在多达15个国家,涉及到诸多类型各异的细分市场。 中国市场前景可期 First Solar近来动作频频。今年年初, First Solar宣布完成总部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市太阳能企业Solar Chile收购事宜;今年4月First Solar收购TetraSun的公司,以增加太阳能晶硅电池制造技术组合。 对于是否将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容国强表示:“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希望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来推动这个市场,首先考虑多少项目,以及具体观察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来做具体的决策。总之,在企业内部,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战略性思考与讨论,我们本着非常认真的态度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收购日本TetraSun的公司,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要进军日本市场,我们通过收购这家企业主要是希望提升自我实力。” 容国强认为,中国政府已制定雄心勃勃的太阳能发展目标。到 2015 年,目标是装机容量超过 21 GW(甚至可能超过35GW)。国务院还已经把光伏行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许多层面有助于国家发展。每年增长 10 - 12 GW,中国无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First Solar 致力于支持中国通过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First Solar综合性光伏太阳能系统是颇具经济吸引力的方案,可以为中国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First Solar利用领先技术设计电站,可以实现无缝式并网,并实现电网的稳定运营。未来几年,First Solar的技术和成本下降路线图将产生显著成效,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First Solar预计,至2017 年,组件 CpW (每瓦成本)将低于 0.4美元/瓦(约 2.5 元人民币/瓦),系统成本将低于 1 美元/瓦(约 6.2 元人民币/瓦)。 最后,容国强总结道:“为了让太阳能光伏应用在中国继续繁荣壮大,我们相信以下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政府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电网互联更便捷、电网去瓶颈化 、向优质项目提供融资以及使用“能源平准化成本” (LCOE) 而非初始容量成本(元/瓦)评估项目质量。这样,我们能够区分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持续光伏项目和单纯的廉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