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企业的营收状况不甚理想,各光伏巨头也难以“独善其身”,无锡尚德已经率先做出表率,及早迈入破产重组的步伐,而江西赛维LDK近日爆出的违约丑闻更是令人猜想连篇。下一个大厦将倾的是哪一个光伏巨头?光伏巨头的倒闭潮是否会渐行渐近?
其实,若单纯的一次债务支付困难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企业在实体领域的营收状况也很难得到全面反映。毕竟,资本市场和实体领域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待加强,若企业能够通过其它渠道筹得充裕资金,他日东山再起也并非痴人说梦。只是当前光伏企业的信用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领域,多晶硅、单晶硅、晶硅电池、光伏组件等相关产品已经出现严重的供求失衡,资本运作在美好企业财务报表的同时却无法改善企业的营收能力。
而就在此时,光伏企业的融资渠道已被彻底封死,银行不放贷、股票市场筹不到钱、发行债券更是无人问津,昔日的明星企业瞬间变成“人见人厌”的垃圾企业,往日争相上马的光伏项目则沦为豆腐渣工程。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光伏企业能够存活多久,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国家层面的态度令人慨叹,补贴政策、并网政策、行业标准何时能够完善并加以严格落实尚不得而知,又怎能兴致勃勃的在太阳能资源集聚的神州大地示范推广分布式光伏电站?若单凭几个家庭、几个企业安装几个光伏电站就真能挽救整个光伏行业,那火电、水电还有存在的价值嘛?世界各国企业早就一窝蜂的建设光伏电站了?
地方政府更是暧昧有加,在光伏行业起步阶段,地方政府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极大的刺激了企业扩张的野心,为后续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埋下了伏笔。本以为光伏企业是地方政府手头的“香饽饽”、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光伏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会非常“铁”,谁曾想当光伏企业徘徊在死亡边缘无法自拔时,地方政府却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光伏企业的问题应当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解决”。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重建设、轻利用,只看营收、不看盈利”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企业家的“美德”,高管在光伏企业快速增长、瞬间暴跌的过程中也着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简单的通过企业内部整合、外部兼并重组已经无法解决,合并之后的生产线也很难开足马力生产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