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将对 “中国需要正能量”、“从全局把握我国粮食安全”、“加快国内光伏产业发展 确保我国能源与环境安全”、“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统筹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等热点问题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
2013年3月2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刘汉元在北京召开了两会媒体见面会,以下是搜狐财经为您采写的主要内容:
发展光伏产业能解决雾霾天气难题
刘汉元认为,过去十年,经济每发展10%,煤炭和主要能源的消耗也同步增加8-10%。,经济发展使老百姓改善住房、改善交通环境的需求提升,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增加城市污染和加速消耗能源,经济增长付出的是环境的代价。因此,光伏不仅仅是一个小的产业,它还是一个解决雾霾天气、解决怎样文明发展、解决经济可持续长期发展,解决所有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一个的推力和着力点。
针对光伏产业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刘汉元委员谈到,无论从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环境安全保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出发,我国都迫切需要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行业经过十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多晶硅自给率从0%提升到100%,把生产能力的比重提升到全球总量的55%。美国、欧洲、日本相对所处的落后状态导致他们羡慕中国,尤其是在巨大成长空间的领域里,所以美国举起了双反的“大棒”,德国举起了对中国双反调查的“大棒”,都是因为他们察觉在光伏领域里中国的优势。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实在来势凶猛,国外竞争者难以应对的情况,实际上是中国制造的正能量,是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影响。对于这样的市场环境我们不应该站在背面、站在质疑声当中去怀疑光伏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正面去提升国力从而提升市场的占有率
高铁不应该在质疑声中止步不前
中国几十年的铁路环境变化不大,国人对铁路的整理印象是乱糟糟的条件,很慢的速度,路程远的话人们一般选择坐飞机。但是经过十年不到的时间,中国高铁技术的很多方面超越了日本、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高速铁路的建设国,技术的拥有国和发展国。现在高铁发展起来了,铁路提速了,环境改变了,我们愿意坐火车了,连国外的人也惊讶中国的铁路怎么飞起来了?但是就在7.23事故以后,看看大家的质疑声。刘汉元认为,质疑是对的,批判本身没有错,但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能过度质疑。检讨和批评任何时候都应该,但不要忽视了高铁发展的主要价值。
适当提高粮价保障粮食安全
刘汉元委员指出,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国内人口已超过13.7亿,未来20-30年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将达到16亿。如按我国目前人均粮食消耗标准,将需要每年增加1亿吨左右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这意味着需要增加3.4亿亩耕地来生产这些粮食,否则只能全部依赖进口。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预计未来10年每年将有1400万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建设将占用相当大比例的土地面积,如果再算上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位及路网扩张,又将挤占大量耕地,将使得原本就因化学投入物污染、沙化等因素不断减少的耕地资源更加紧张。在这种背景下维护好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做到:
第一,适当提高粮价,只有价格高大家才能够形成节约更加广泛的动力。只有价格高,才会真正调动三农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使荒山、荒田、荒地变成粮田农场,这是市场规则使然。所以,适当的高粮价,这在中国的国情下是我们要适当采用的国策,也是全民政府公众要形成的共识。
第二,我们现在农民、农村、农业太分散,在这个过程中适度的节约化、规模化可以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我们的大豆、玉米,除了杂交水稻,其它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的平均单产低于发达国家1/3左右。所以,规模化、节约化可以大量的进行一些技术的跟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产出。
第三,推进新的技术和战略安全上管控。例如,藻类,螺旋藻这种浮游生物的培育,它可以提供比水稻、小米高5-10倍的太阳能固化转换效率,如果它形成商业化生产,将给我们提供现在面积10倍以上的生物产能产出,如果我们兼顾它的量和质,有可能从改变我们的食物供应结构提高我们的粮食资源。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
以下是回答记者的提题: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您觉得中国经济能不能承受GDP下降一些?
刘汉元:总体来讲,我们差不多平均速度是10%,发展了30年,这在全球经济当中都是独树一帜、名列前茅特殊的成功例子。未来在发展上面,也许还会延续一段时间这种发展好的势头,因为国家大、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有史以来这样的快速发展确实是第一次,我们是十几亿人同步发展。因此,未来10年、20年、30年,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方式减少、控制、消除不良影响,经济再稳定往前发展20年、30年,我想总体上来讲客观的这种需求是存在的。但是,速度也可能就从10%,适当下降成9%、8%、7%、6%,这种必然的趋势。关键取决于,多少环境、资源能够承受到什么样的条件,兼顾发展需求来把握这个发展节奏。
记者:目前我们知道光伏形势并不是太好,目前出现国家救市的情况,包括国有企业资金注入的情况,包括现在我们了解到很多国有企业也进军到光伏领域当中,作为我们一个民营企业或者民营经济,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跟国有经济抗衡?如何发展下去?
刘汉元:这是个大问题在一个小行业里怎么理解的问题,究竟是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还是边进边退?大的线路和大的政策由国家的整体政策来确定,必要的时候,比如骨干电网由国家电网这种国企来组织实施,构建整个骨干网络。更多的生产性的分布电力,这部分来讲我们的政策尽可能的交给民间和民营资本,然后用它的市场机制,必要的灵活,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来完善市场。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可以在这两点上结合,一个是在骨干上,一个是在广大的分布式的集中发电和一体化发电上,交给民间和民营资本去操作,交给市场机制操作。两者结合可以把这个产业两方的需求解决得更好,参与的各个利益主体也能够均衡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