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近日,国际逆变器巨头SMA签约收购江苏兆伏爱索72.5%的股权,通过吞并中国企业的方式挺进中国市场。
作为一个光伏的行业人士,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欧洲组件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欧洲政府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对中国组件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这给中国组件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当欧洲的企业准备进入我们宝贵的“救市”市场时,我们的政府在哪里?是不是也应该站出来主持一下公道?
中国光伏“救市”市场
2012年,尽管全球光伏安装量仍在增长,但供需严重失衡,中国光伏企业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值同比将大幅下降,多晶硅产业进一步恶化,产量出现负增长(见图1),停产企业数量近90%,目前仅有江苏中能、亚洲硅业和黄河上游等几家企业在继续生产,但产能利用率仅约50%。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行业回暖要到2014年。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在下半年先后公布《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第二批金太阳示范项目等利好信息,让国内光伏市场曝出曙光动。从节能减排层面看,国内扩大光伏发电装机量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从光伏组件产业层面来讲,突然爆发的中国市场则是名副其实的“救市市场”。
现在的欧洲逆变器与中国组件的境遇类似
现在的欧洲逆变器与中国组件的境遇类似,由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国际公司占市场主体。而欧洲的通用做法是,逆变器在欧洲如果本地生产就政府就更多补助,如果是本地企业,政府就更多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地方保护。
从一个行业人士的角度思考,对SMA来讲本次并购事件是一次主动的进攻行为,同时更是一场被动的防守行为。因为,现在以SMA为代表的欧洲逆变器企业与中国组件企业面临着非常类似的境遇。
首先,面临竞争时存在非常大的优势。
由于在人工成本、产业集群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中国组件产品在世界市场拥有着非常大的性价、规模优势。福之祸所依,正是这些明显的竞争优势让欧美国家起了“杀心”,欧美的双反让中国组件企业顿时哀声遍野。
依赖于最早大面积开放的欧洲光伏市场,欧洲逆变器品牌大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并且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凭借着本地优势和近乎垄断的市场优势,在与其他品牌竞争时这些来自欧洲的大品牌显得愈发强势。
其次,本地市场较小或者萎缩,要发展必须依赖海外市场或开拓新市场。
现在的欧洲逆变器品牌与中国组件企业第二个相同点便是本地市场。国内市场开启之前,中国的组件绝大部分依赖于出口欧洲、美国市场。而现在的欧洲逆变器品牌同样面临着本地(欧洲)市场大幅萎缩的困境。这种形势下,欧洲逆变器品牌与中国组件企业便出现了相似点——依赖海外市场或必须开拓新市场。
这种境遇下,中国组件企业受到了来自“欧美国家双反政策”的不公正待遇,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经营困难。而面对相同境遇,SMA做的便是通过并购中国企业,来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价格),同时进驻中国已经爆发的大市场。
作为在中国光伏行业的混迹人士,我内心有些许不平静,我觉得我们的政府是不是应该站出来说道说道,我们行业的人士们是不是应该团结起来•••
值得行业和政府深思:中国“救市市场”是否允许欧美品牌分得一杯羹?
我们拭目以待,行业和政府 是否 让 分一杯羹? 是否保护我们自己的企业?比如政府救助?
欧美展开对中国组件企业双反时曾经有人提出对欧美的光伏设备和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后来考虑到会给组件企业雪上加霜而罢议。现在欧洲逆变器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我们政府是否可以考虑出手对国内企业进行一些保护?
抛开组件企业,从本次并购中的逆变器角度思考。正如欧洲品牌依托庞大的欧洲市场成长壮大一样,中国的市场的开启对中国逆变器品牌来讲也有非常的意义。中国政府支持的国内市场, 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市场的形式帮助一下面临困境的组件企业,而另一方面也是为生存在列强品牌夹缝中的中国本土逆变器品牌加油鼓劲。中国逆变器在与欧美企业竞争时仍处在劣势,即使目前占据国内市场第一且已上市的中国逆变器“一哥”——阳光电源在面对SMA、POWERONE这样的国际巨头时也犹如蚂蚁追大象不可同日而语。
当我们的企业强大时欧美开始了双反,而当我们应对双反开启国内市场时欧美品牌又想在这大块市场中分得利润。因此,当SMA试图通过吞并中国企业进军中国的“救市”市场时,我不禁反思我们是否允许来自欧美的品牌分得一杯羹?相信这也是更多行业人士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