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可能是中国太阳能行业最难熬的一年。自年初开始,美国、欧盟、印度先后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众叛亲离”之下,中国半数以上中小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停产,另有30%企业大幅减产。
为了重振低谷中的中国太阳能,12月20日,中科院在京召开太阳能发展战略暨企业交流研讨会,来自科研院所、专业学会和企业界的100余位代表,一起寻找存在的问题,梳理太阳能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光明前景的背后
近10年来,全球光伏产业一直持续“飙车”。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尽管受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影响,太阳电池产量仍同比增长了57.6%,而光伏组件同比增长45.6%。
其中,中国是绝对的大户。去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8.1%,而中国大陆生产的光伏组件也占全球总量的61%。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光明,潜力巨大,大发展是必然的大趋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说,“但整个制造产业各环节的竞争力却并不平衡。”
以多晶硅为例,“我国的多晶硅性价比不具备优势,平均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使得销售受到严重挤压,多数企业停产,产能过剩,而产量不足”。
赵玉文认为,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国外的多晶硅厂都是大型化工企业的一个中间环节,因此他们能够享受硅化工产业的综合效益。而我国所有的多晶硅厂都是孤零零的,从头到尾一直做到底,成本就很难降下来。”
中国的太阳能“兵团”
其实,令赵玉文担忧的这个问题,中科院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解决。
“我国太阳电池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无序竞争现象较普遍,还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李灿说,“另一方面,当时中科院太阳能科学利用相关的研究分散在数十个研究所,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许多工作处于低水平重复和自相竞争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初,中科院启动实施了“太阳能行动计划”。这个横跨多个学科、涉及34家研究所的计划,通过建立太阳电池、太阳能发电等5个研究中心,在光伏、光热、光生物、光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前瞻性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