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为各地所钟爱,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光伏产业投入大、用工多,既能创造GDP,又能带动就业,更何况,其还与高新技术、清洁能源等概念紧密相关,显然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要求。于是乎在各地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光伏行业从无到有,行业规模迅速膨胀。2007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量跃居全球第一,此后5年间继续翻倍增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为4吉瓦:2010年产量达到了8吉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其中5家企业产量居全球前10位: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到全球的近80%。而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所属160多家企业的统计,产能己经达到了35吉瓦,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在40吉瓦上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
不难明白,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势介入,光伏产业不会如此狂飙突进,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企业蜂拥而入。一方面,一个产权明晰的企业,面对近乎爆炸式的产能增长,面对光伏园区遍地开花的现实,在进入这个产业之前,必然会审时度势,反复权衡成本和预期收益,不会贸然进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政府的担保、协调以及信用“背书”,银行不可能向这些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和融资。而光伏产业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是根本玩不动的。这是说,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市场本身的约束,足以让想要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知所适从。中国的光伏产业不会在短短几年间发展至如此惊人的庞大规模,自然,也不会出现因为市场波动而导致近乎全行业崩溃的局面。
不是说市场不可能错。市场当然有可能误导,屡见不鲜的“羊群效应”便是一个例证。但同样的犯错,市场付出的代价,比政府要低,低得多。很明白,如果中国的光伏产业自发发展起来的,在同样遭遇欧盟“双反”的情况下,其损失不会这么惨重。因为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努力鼓励,光伏产业不会迅速发展至“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的惊人规模。不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一个教训的取得,付出的代价有大有小,选取小的代价,显然较为上算。
这至浅的道理,其实牵涉到一个极为重大的话题:在那些新兴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市场何为?政府何为?即以新能源为例,未来究竟是太能能、风能、生物质能,还是其他尚未发现的能源成为社会的主导?这些技术线路未明的产业领域,是由政府强力推动重金下注于某一技术,还是由市场自发竞争决出胜负?愚以为是后者。因为无数的史实表明,最终为人类社会所选择的,往往不是最先进、最好的技术,而是最适合的技术。“适者生存”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准则。
为什么要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当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困境提供了一个答案。不是从收益的角度看,是从代价的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