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双反”的光伏、“弃风”的风电、“入不敷出”的生物质发电,看上去很美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为什么发展成了如今这般模样?记者专访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秘书长陆军,陆军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充分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贯通和能源市场的发展,在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时,说明政策扶持的初衷与延续性,并建立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
记者:生物质能源生产型企业患上“政府补贴依赖症”,光伏企业依靠地方政府出手“救市”,为什么会如此依赖补贴?这些政策性补贴可以化解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困境吗?
陆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是需要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建立完善的调整机制,适当且有效地扶持政策也是合理的。财政补贴是对创业艰难的新兴产业的一种扶持手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运转稳定,财政补助就应逐渐减少直至取消。但政府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应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时并没有明确补贴的初衷、持续的时间,收效有限,反而让企业产生依赖。
很多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尤其是生物质发电厂,在建厂之初,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就把盈利模式建立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建立起来的企业没有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即使享有这种刺激或扶持的补贴政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生存或者发展问题。
政府帮助企业找到最优发展路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取代,有责任保证不能把财政补贴作为少数企业的盈利来源。不过,补贴政策还是要保障在一定时间内的延续性。
之前出台的燃料乙醇的补贴公式就很值得借鉴。它是按照和油价的能源比价来确定补贴的力度,当油价升高时,补贴的力度就减小;当油价下调时,政策补贴的力度就加大。这样,至少给了企业一个预期:补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力度也是在恰当的时期会有所调整的。企业应该在规模、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下苦功夫,以建立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机制。
建议企业端正投资心态,在建厂或是投资时明确盈利是要以市场化为基础而非依赖补贴,保持正确的出发点,有助于企业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建立项目的持续发展和盈利的可行性。
记者:您怎么看光伏、风电发展过快,产能严重过剩,而国内市场又迟迟未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