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不但指出要欢迎民间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而且从11月1日开始,电网企业为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提供免费设计和接入服务。
“这样的利好,超过我们的预期。”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陈哲艮教授说。据悉,过去光伏并网一个接入点的价格就要几十万,1兆瓦的项目需要多个接入点。“这样一来,1个1兆瓦的项目仅省下的接入费用就以百万元计。”
而为了帮助浙江光伏企业渡过目前面临的严重生存危机,引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除了积极与国家对接、协调获得更多的示范性项目指标外,还在努力申请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家级光伏应用省。
“这些利好消息彰显了我国各级政府对光伏产业的重视和认可,但光伏产业要实现良性健康发展,还要靠自己的努力。”陈哲艮说,“整个行业的加速洗牌依然在所难免。”
洗牌加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导致国内光伏企业之间低价竞争的局面短期难以改观。过去6年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86.6%,系统价格下降了83.3%,目前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光伏产品毛利率均处于微利甚至负毛利率状态。因此,即便未来光伏市场需求重新回暖,但企业如果继续为消化库存而低价销售产品,那么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仍长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认为,光伏产业的艰苦期远远没有过去,接下去的优胜劣汰,也许会很残酷。”陈哲艮认为,接下来一批没有盈利能力、缺乏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首先被淘汰。“但这种洗牌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
郑志东则认为虽然现在政策有了,但是配套的跟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效益的体现也需要时间。“比如2009年,推出金太阳、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但直到现在,很多电站还不能并网。再比如现在,国家有关部门才对2010年的光伏项目给予补贴。”郑志东说。
寻找核心竞争力
已经逐渐开启的国内市场虽然为广大企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却不代表可以“雨露均沾”。要想抢抓机会,需要光伏企业苦练自身内功。“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是企业未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不二法门,不论是深耕新兴市场,还是重回欧美传统市场。”陈哲艮说。
“压力之下,企业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负责人、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看来,找准定位是眼下光伏企业应首先认真思考的事。
一些并未“疲软”的企业为赵永红的观点提供了支撑。今年3月1日,全球单体应用最大的“导流板安装系统”屋顶光伏电站项目——京东方北京8.5代线厂房光伏发电项目竣工。杭州帷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其提供了安装系统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案优化和整体施工安装服务。据悉凭借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帷盛的销售额从2010年成立时的不足千万元到2011年年底的超亿元,同比迅速增长了十多倍。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