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是推手
企业出现问题,企业当然承担主要责任,然而,对于光伏、造船业的困境,地方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招商的“香饽饽”:高投入、高产出光伏业、造船业是地方政府招商的“香饽饽”。原因非常简单,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船舶业是2009年出台的中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光伏产业、造船业能为地方GDP带来大增长的同时,又能实现“产业升级”政绩。于是,光伏项目、造船厂遍地开花,全国上百个城市建立光伏发展基地,不少地方要将造船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规模“赛车”:地方政府好大喜功,希望企业快速做大,为做大规模设置了诸多的“奖赏”;企业家投其所好,为“规模经济”和“龙头地位”不断投入,更为了得到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盲目扩张。企业如同一辆无终点的“赛车”,不断加速,直至滑出赛道。
银行是催化剂
对于光伏、造船行业中的民营企业,银行前后不同的放贷热情,给他们带来的是悲喜两重天:
银行是“上帝”:光伏、造船业成长初期,银行在个别企业的成功光环影响下,把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入到光伏、造船业。如,2011年3月末,江西赛维获得银行授信254亿,实际使用额度152亿。银行的慷慨放贷,加速了行业的成熟期到来,从“新兴产业”到“产能过剩”只是短短的几年间。2011年,尚德光伏组件产量飞跃式增长,达到了2GW,几乎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全国光伏组件产能也从21GW一跃增长到51GW。尚德资产负债率在不断扩产中一路飙升到2011年的81.6%,并从此埋下了隐患。
银行是“魔鬼”:经过了过山车似的行情,目前,多数银行都把船舶业定为高风险行业。“这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对银行来说风险太大,自然是偏向于大型国企”银行人士如是说。同样,光伏企业与银行关系也变得非常微妙。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大的银行害怕“抽贷”给赛维、尚德带来致命的风险,不得不继续以“借新还旧”方式维持自己帮忙吹起来的“泡泡”,而小银行承受风险能力差,为了控制风险,“抽贷”在所难免,这不,赛维已被某银行告上法院,追索逾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