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里这两天有人在说“新能源补贴”有缺口,每度电按照国家现行法规,国家是提计了8厘钱作为新能源的补贴资金的。
按照中国2011年发电量4.8万亿度来算的话,补贴金额为48000度*0.008RMB/度=384亿RMB。有人说,如果把缺口的200亿回摊到4.8万亿度电上来,那么每度电应该额外再增加补贴额为200亿RMB/48000度 = 4.2厘。因为煤炭的价格有较大的跌幅,理论上讲,发电的成本就会降低,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应该从发电企业的收入中提计更多的补贴金额。
微博有140字的限制,没法深入往下说清楚。这种说法,其实是“价格联动”机制的“萌芽”描述:既,如果煤的价格发生了变化,那么电的价格也要发生变化,对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补贴也要发生变化。
这种说法中,没有提到“电网”这个“电力物流”环节。电厂“生产”发电,电网收购后“配送”,后端是工业商业及民用用电。
看未来的中国能源发展格局,人均电力消耗量是逐步上升趋势的,因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不断地提高。也就是说,电网还要不断地建,就好比高速公路还要继续修一样,当然,两者的进度各不一样。
电网靠什么来建?盈利!盈利以后才好投资啊。
电网怎样盈利?靠买卖电!收购电厂的电价比如说0.4元/度,而售出去的价格是0.8元/度,如果运营费用是0.2元/度,那么利润就是0.2元/度。
电厂的煤耗量330g/度,煤的价格按照800RMB/吨来算,折合成本 330g*800RMB/1000000g = 0.264RMB, 再加上设备折旧,银行贷款利息等,本身的利润就不是那么可观了。但是他们也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稳定煤炭的货源、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今,我们很多太阳能行业的企业,想去投资建电站,对于整个流程及利害关系是否了解?
1,建电站的钱?
和传统的火电站一样?“自筹一部分、贷款一部分”会是主要模式。
自己的那一部分,可以用组件来抵,就算是能标出5RMB/W的价格来,100MW的投资额,就是5亿,在假定其他各项的投资占50%,那么总投资是7.5亿。一年的理想光照时间按1500小时来算:发电量将是1.5亿度, 按照一度电补1元的标准来,年度收益1.5亿。通俗地讲,你今年去银行存上1000元,10年以后你可以拿回1500元。如果按照15年计算,你可以拿回2250块。按20年计算,你可以拿回3000元。
这种模式注定不会井喷。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