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对光伏行业的双重依赖症做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光伏“寒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越位和缺位所致。一方面,政府深度介入,过度扶持,另一方面,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又缺乏相应的规划和引导,造成一哄而上,产能急剧扩张,并最终酿成危机。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光伏行业的此次危机未尝不是一个有益警示,即政府如何摆正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从政府主导归位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越位:深度介入 过度扶持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冲动下,光伏企业获得了“保姆式”的政策扶持,从土地到融资都获得极大便利。而地方政府同时承担着“黑转绿“重工业转高科技”的发展转型和招商引资双重责任,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有“一箭双雕”之效,但地方政府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评判手段,只是单纯以投资额、年产值为标准,对企业来说,申报项目规模越大越能得到扶持。
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这为行业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提供了条件。
“国内的光伏设备企业不具备引领工艺进步的自主研发能力。”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说,公司一年要接待数十批来自各地的政府考察团,希望复制出1000个无锡尚德。这些考察团关心进口设备的品牌、规格,但只是为了照抄、照搬,没有把精力放在潜心打造光伏设备研发基地方面。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原秘书长魏启东介绍,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均建有光伏产业园,大型光伏企业只有20多家,其余数以百计的均是中小企业。记者走访的永益源光伏科技公司是江苏省泗洪县一家小型光伏企业,于2010年投资4000万元筹建,老板以前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对光伏一窍不通,看到这个行业赚钱才投身其中。
尚德与赛维的成功,让地方政府看到了光伏造富的机会与美好的前景,各地开始纷纷仿效上马光伏产业。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短短几年内,全国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一些地方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也开始纷纷转型光伏制造,导致出现了明显的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为今日危机埋下了伏笔。
缺位:规划缺乏 监管缺失
“引导政策长期缺位,而地方又过度溺爱(越位),这是我国光伏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认为,当前我国光伏行业陷入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行业自身缺乏规范管理,企业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造成的。
相关的行业协会在这一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设计光伏方面的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已达数十之多,其中,全国层面的有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风能与太阳能产业协会等;地方层面的更多,江苏、江西、浙江、云南等省份以及常州、海宁、杭州等地级市都先后成立了相应的行业联盟和产业协会。
“行业协会不是没有,但是很少能发挥实质性作用。”江西赛维LD 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佟兴雪说,前些年光伏行业利润丰厚,国内许多地方政府、企业投资者一哄而上盲目扩张时,国内这些光伏协会没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而去年国内光伏行业出现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之后,也一直没有一个部门或行业协会出来协调。
行业标准缺失是导致我国光伏行业陷入困境的另一原因。河北省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表示,目前,我国光伏行业的相关标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光伏,这就导致很多其他行业的投资者一窝蜂地涌入光伏行业,成为产能急剧扩张的重要推手。
记者了解到,在前两年光伏行业行情较好时,从事纺织品生产的浪莎集团、羽绒服企业波司登控股集团、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三星等都先后宣布进军光伏行业。
此外,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滞后而导致的光伏发电并网难也是政府缺位的重要表现。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光伏产业一直严重依赖国外市场,虽然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并网制约。
本位:让位市场 合理配置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故事曾在我国的风电、LED等多个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中反复上演。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号召下,各地政府纷纷把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掀起投资热潮。这一方面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产能快速扩张,呈现出过剩苗头。
根据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实地调研的情况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业;约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业;另外有5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今年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我国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倾向。
“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引导和抑制,这些潜在的产能过剩可能形成现实的、较长周期、大规模的严重产能过剩。”报告中对于这种新兴产业重循传统产业老路的现象表示出担忧。
专家认为,当前我们急需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重点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并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
我国经济学者赵海均表示,要解决光伏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摆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让政府主导重要资源配置的方式让位给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欧美等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我国的相关规定还不是很完善,许多光伏发电项目在安装后不能及时接入电网,直接影响了业主建设光伏电站的积极性,是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主要障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赵海均说:“政府改革最重要的方面是调整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放手让企业创造经济增长。”
专家:应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界线
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光伏“双反”调查,欧美这一占据90%份额的销售市场正变得荆棘丛生。我国光伏产业迅速遭遇“生死劫”,这是当下对我国光伏产业最贴切的写照。
专家认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办法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各地政府应借这次光伏劫难重新审视政府之手与市场间的合理界线。
救急:启动内需
“去年,我国光伏产能快速扩张之后,产品在海外供过于求。面对这种状况,国家已将扩大内需提上日程。”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介绍,“2011年,我国光伏装机量增长500%,达到2.9吉瓦。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有望翻番,突破6吉瓦。”
然而,内需的快速扩张并没有让国内光伏企业明显感受到市场需求的好转,毕竟2011年欧美市场达到27.4吉瓦。内需只能弥补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损失的20%至30%。
“内需的快速扩容是光伏产业在严冬中的一大利好,但国内光伏市场很不成熟,确保内需真正惠及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还需在"保质"上下功夫。”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说。
据了解,国内市场在光伏产业界被称为“鸡肋”。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实行“低价中标”模式,光伏组件一味拼价格,产品质量受到忽视;而“金太阳工程”补贴造价的模式更是弊病丛生,低价的劣质光伏组件大行其道,“发不发电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到补贴款”。
此外,国内市场还存在补贴款发放迟迟难于到位的另一重大弊端。
“因拿不到补贴,业主无力向建设企业支付工程款,而建设企业只能拖欠光伏企业的货款。这一"欠款链条"产生的实际结果就是,光伏企业最终成为"免费提货机",反而加剧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说。
固本:扶优扶强
欧美“双反”之下的市场萎缩,使光伏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突显,行业瘦身已成定局,一大批光伏企业必然倒闭。“对技术领先、自有品牌的光伏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便保存发展成果”,这已成为各界的共识。
苏州阿斯特董事长瞿晓铧认为,在可预期的未来数年,光伏产业有两大基本判断:一是市场仍以欧美为主,二是厚利时代将一去不返。中小企业既没有自有品牌与销售渠道,也没有技术优势与质量保障,在欧美市场将遭受更加强烈的政策抵制。以美国对华光伏电池“双反”为例,中小企业被征收的反倾销税高于龙头企业数倍。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结果,极有可能与此类似。中小企业将会在欧美市场彻底出局。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光伏产业虚火过旺,危机下的行业洗牌是“自我净化”,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国家宜采取"自我瘦身、适时出手、重点扶持"的方针。”
王勃华介绍,国内遍地开花的光伏项目中,很多都是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亲手抓的“一把手工程”,银行贷款有政府担保、贴息。
“光伏危机下,这种"一把手工程"的兴衰背负着沉重的政绩包袱,也涉及政府与银行的切身利益。光伏企业"欲退无力",政府、银行逼着不让走破产整合之路。这样的扶持显然是在添乱。”王勃华说。
重生:回归市场
“光伏产业的当下之劫,正是政府的推波助澜让光伏产业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今天的劫难是产业发展超越了市场承受力的结果。”无论是李俊峰、王勃华等深谙光伏发展的专家,还是施正荣、瞿晓铧、高纪凡等光伏龙头企业的掌门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认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灵丹"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各地政府应借这次光伏劫难重新审视政府之手与市场间的合理界线。”
张曙光认为,光伏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是市场并购,“有一批企业要淘汰,该死的死,不然活下来的就活不好。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光伏产业站得住,度过这个严冬”。
“一提市场并购,有人会说现在很多企业都没钱,怎么办?是不是财政给钱?我觉得财政给钱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是国有化的途径。光伏产业是在市场搏击里面发展起来的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国有化恐怕会削弱创新能力。政府要学会用市场化的手段,可以对优势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应用金融工具加快并购整合。”张曙光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说,光伏产业的下游环节如硅片、电池片、组件等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也因此成为一个同质化严重的行业。拯救光伏,政府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是,“不违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克服同质化现象”。
新法制晶硅 成本降一半
记者日前在保利协鑫集团位于徐州的江苏中能硅业公司看到,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中试生产线正在加紧调试,透过视窗观察,全封闭的巨大流化床内一片暗红。
“新法制取晶硅的生产成本每公斤降至约9美元,不到改良西门子法的一半。”保利协鑫集团主席、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主席朱共山向介绍说,传统制法每公斤晶硅能耗约为80度电,而新法每公斤能耗降至25度电以下,在品质与成本上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准。保利协鑫是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及硅片生产商。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赵家生指出,今年年初以来,欧盟、美国、韩国等地以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在中国市场大肆低价倾销,到岸价已跌至约18美元/公斤,明显低于正常的生产成本。中国硅烷流化床制备多晶硅的中试成功,是该产业走出“成本倒挂”困境的转机。
据了解,协鑫集团已确定2015年上半年实现硅烷流化床法的全面量产,公司正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新技术的中试生产。
在光伏“寒冬”中,国内外光伏企业普遍处境困难,纷纷限产停产。但保利协鑫、汉能控股等龙头企业却以反思和转型迎接光伏业“寒冬”的来临。
江苏中能硅业研发总监钟真武介绍,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中试项目已产出高纯度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新技术在提升多晶硅纯度的同时,较目前全球通行的改良西门子法节省逾50%的成本。
在保利协鑫集团位于徐州的硅片企业协鑫硅材料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的一片忙碌,铸锭、检测、切片、包装,每一道工序井然有序。保利协鑫集团国内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汪满健介绍,今年以来海外以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来势凶猛,频频杀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为进一步增强价格竞争力,保利协鑫集团减少了多晶硅的上市销售量,转而借助协鑫硅材料公司的加工能力,向市场投放硅片产品。“这种生产与销售的布局调整,即充分发挥了集团公司的现有加工能力,还将多晶硅的成本压力借助硅片加工进行有效分化。”
无独有偶,汉能控股集团则在薄膜电池的技术路径上逆袭。今年6月5日,汉能控股集团与德国老牌太阳能电池企业Q -Cells签署协议,收购其制造薄膜光伏电池的子公司Solibro。
在汉能控股集团北京总部的展示厅里,记者看到了被制成玻璃幕墙的薄膜光伏电池,分为金黄、暗红、蓝灰等多种颜色,每种颜色的产品又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透光率。
该公司董事长李河君介绍,“光伏建筑一体化中,膜光伏电池即是发电的功能器件,也是建筑装饰材料。颜色与透光率是其作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要指标,公司正致力于实现膜光伏电池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据了解,Solibro公司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生产的薄膜光伏电池具有全球最高的模组转换效率,实验室转换率已达到17.4%,且其技术路线为铜铟镓硒电池板,是目前较被看好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之一。
汉能控股集团负责全球并购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周捷三说:“去年以来,汉能集团一直在整合全球技术,我们筛选了硅谷和欧美总共700多家企业,确定了其中5家准备进行技术并购,目前已经完成了2家。
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褚君浩院士表示,实验室条件下,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电转换率已分别达到27%和约18%。工业化生产的薄膜电池,其光电转换率虽只达到13%左右,将实验室技术放大为工业化生产,是一道充满挑战的鸿沟,但作为光伏产业的重要技术路径,薄膜电池值得尝试。
李河君说:“虽然晶硅电池比薄膜电池在光电转换率上略胜一筹,但太阳能电池能否在市场上大规模应用,其判断标准绝不仅仅是转化效率的高低,每度电的发电成本同样重要,而在这一点上薄膜恰恰占据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晶硅电池发电每瓦成本大概在70至80美分,而汉能控股集团的薄膜电池可以降到50美分左右,比晶硅电池便宜30%至40%。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光伏企业在欧美市场一直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很容易被欧美国家认定是"倾销"。美国此次认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倾销幅度为18.32%至249.96%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基本上按照中国各家企业在美国的出售底价“量身定做”,目的在于使中国光伏产品和美国本土产品处于同一价格水平。面对如今的被动,中国光伏企业自身应作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