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贸易狙击而受重创后,中国政府近期终于发出一连串“组合拳”以应对咄咄逼人的欧盟。
11月初,我国商务部发布2012年第70号和第71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紧接着,商务部又正式将欧盟光伏补贴歧视性措施诉至世界贸易组织(WTO)。
但此时,隔岸观火的美国却又祭出火上浇油的一招——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批准美国商务部在未来5年间,可对中国内地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对正陷于困境的中国光伏产业而言,此举无疑是雪上加霜,且美国的做法或将影响欧盟对中国的裁决。
这场没有硝烟却注定惨烈的光伏贸易战,对处于水火之中的中国光伏产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必要的反击
针对中国政府近期打出的这一连串“组合拳”,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记者表示:“‘双反’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光伏企业申诉的肯定,以及保卫本国企业利益的坚定立场。此时发起‘双反’能够迅速阻截海外产品对我国企业的进一步打击。”
数据显示,2008 ~2011年,原产自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绝对数量增长272%,进口价格却下降75%;今年1~6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绝对数量增长34%,进口价格则下降49%。
“除去经济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光伏业持续低迷之外,国内多晶硅企业大面积停产与欧盟多晶硅对我国的大规模、低价格倾销不无关系。”安邦咨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
截至目前,欧盟进口多晶硅价格已低于国产多晶硅,最低价甚至少于20美元/千克,明显低于成本价。
对此,中商情报网行业研究员郭来珍对记者表示,面对贸易保护,选择合适的、实际有力的打击是必要的。
但是,针对欧盟的这一系列措施是否真的能达到有效反击的目的?
沈宏文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尚难下定论,但目前没有比发起反制更有效的办法。如果不积极制止欧盟多晶硅低价格倾销的态势,未来国内多晶硅企业可能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