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昨日从2012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获悉,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光伏行业的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最快明年推出。同时,对于目前在欧美“双反”夹击下处于“寒冬”中的光伏行业,商务部正在抓紧制定新政策,推进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援外力度,主要针对非洲40多个国家,强制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这是强制提高企业技术质量的有力保障,通过推行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减少出口企业数量,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同时,国外进入中国的产品也必须通过中国的强制认证检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孙广彬表示。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也反复提及近日将推出光伏行业的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
中国的光伏产业如今走入“寒冬”,并非完全拜“双反”所赐,国内企业本身的产能过剩也难辞其咎。“即使在没有‘双反’的情况下,今年1-9月,我国光伏业对外出口下降34.99%。据我了解的情况,在‘双反’未实施前,江西、江苏等地有两位数百分比的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由此可见,光伏行业的困境不全因‘双反’而起,内部产能过剩的问题非常严重。”孙广彬在分论坛上给出一组数据。在他看来,练好内功,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是我国光伏行业重新站起来的关键因素。
他指出,“在上述环境下,最快明年就会推出光伏行业的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成立国家级的检测中心,强制检验检测;成立国家级的认证中心,使产品达到援外、出口的标准。中国要制定自己的光伏标准,与美国UL认证和欧洲CE认证一样具有国际影响力。未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光伏产品也必须过中国的检测关。”他还透露,检测认证中心将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联新能源商会等联合组建。
孙广彬不无担忧地表示:“我们的产品引起美欧‘双反’,主要还是国内出口企业过多,产品价格下降,质量、技术、售后服务跟不上,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会继续引起韩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对我们产品进行‘双反’。现在制定的措施,就是要从源头上改变这一情况。”
此外,笔者在会上获悉,对于申请国家补贴的产品,未来经过国家级认证、检测是获得补贴的必要条件。例如,申请金太阳补贴的产品,不经过认证检测,就不允许进入申请程序。
为了挽救“寒冬”中的光伏产业,目前国内不断推出强力政策,试图启动国内市场。从9月份的分布式光伏示范应用区项目,到10月份国家电网对分布式光伏有条件免收接入费,到最近盛传即将出台的0.4-0.6元/度的度电价格补贴,但在孙广彬看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有40%-50%的国内产能无法释放。“商务部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新政策,推进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援外力度,主要针对非洲40多个国家,强制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且,这种援外也并非完全的免费,或通过免费试用、逐步收费的形式收回成本,达到盈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处长汪毅对笔者表示,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商务部从政策方面进行推进,他们则从制定技术标准方面进行推进。“光伏电站标准即将面世,中英文版将同步推出,中文版已经全部审核完毕,等英文版审核完毕后一起推出。这是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