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下游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最终都归结为政治体制上的问题。光伏产业最终的大面积普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设立专门的部分来统一管辖,绝非像现在这样,各部门虽表态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执行力落后,相互推诿的尴尬局面。
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做好监管工作,如何将电站审批透明化,将电站并网制度化,将电站补贴法律化,这些事关企业积极性的环节务必要落实到位。产业最终的良性发展靠的是市场化的竞争,而不是国家补贴。没有哪个行业是靠国家扶植来发展壮大的,所以对于现阶段光伏产业来讲,理顺机制,加强监管,远比降低制造环节上的发电成本重要的多。
反思四:新能源产业缺乏国家层面统一规划
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今天的结果,最致命的过错就是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成为地方政府炫耀政绩的筹码。反而等到行业危机显现之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始“有所作为”,这是政府部分的严重失职。
地方政府发展光伏产业无论其如何鼓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拉动GDP,因此其对规模化非常看重,反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过多的在意,而缺乏长远规划正是现代中国光伏企业的通病,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大部分企业也被高利润的光伏行业冲昏了头脑,没有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发展。但作为国家职能部分,未能察觉到这一点却不可原谅。因为政府本应就扮演着宏观调控的角色,全盘把关是其分内之事,遗憾的是,国家层面未能作出统一规划,及时制止地方政府的过热现象。
在启动下游市场之时,中国光伏产业需吸取这些教训,建议国家设立统一的、级别更高的新能源部分来统一管辖现有的新能源产业。确保产能处于合理阶段,既能产生竞争,又能保持企业的合理运营,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总之,中国新能源之路还需继续走下去,能源危机、就业压力、经济转型都是我们加速前进的动力。只有深刻的反思过去,纠正现在,才能在未来之路上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惠及全人类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无限美好,前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