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节”为避人多,选择了广西北部出游,车过桂林附近兴安县时忽见路边立有通往光伏产业园的告示牌,因为太多的文章质疑国内300家光伏产业园泛滥成灾,各地政府的无知毁了中国的光伏产业,便驱车驶入以探究竟,希望这个产业园能够改变笔者的不良印象。路面并非很平整,开了一会儿才见到两边稀稀落落的厂区,却未感觉有光伏踪迹,在大路快到尽头的时候,终于见到一不如想象中大的白色厂房和不够气派的厂区标有“XX光伏”字样,也许因为过节,实在没给人景气印象。因为要赶路,没有去其他厂区深究,但这个离桂林市也就50公里的兴安县光伏产业园给笔者留下非常一般的印象。
因为在光伏企业干过,笔者难免有了联想:笔者曾在的S企业地处一个省落后地区的穷县,开发区倒是比兴安的整齐划一有规模,S企业的厂房规模应大于XX光伏10倍。但这给S企业带来了什么呢?隔三差五就有警车开道的领导车队长驱直入,成为落后地区招商引资的成功名片,仅2010年省委书记就亲临两次。最遗憾的是S企业本应趁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市场好时,把所有流动资金投入生产,赚它个盆满钵满,可是因为听了省委书记再给几亿资金支持的话,却把钱投了厂房和设备。S企业的规模有了,该赚的钱却没有了。去年中光伏市场急转直下,S企业大量新盖的厂房和进口设备没用上,巨额的债务倒把企业压垮了,自然再也见不到来展示政绩的车队了。想到此,笔者开始庆幸XX光伏不气派的厂房来。
本以为此事就此打住,节后上班,竟然在专业网上看到《广西日报》10月11日一篇题为《从山风“借力” 向太阳“借光”》报道中这样一段话:“兴安县与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启了桂林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大门。从2008年签订合作协议,到2009年广西首条光伏太阳能生产线的投产,再到如今兴安县光伏产业园入驻18个企业及配套项目……桂林,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去年该市光伏产业产值已达50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实现税收7000余万元。目前,桂林市光伏产业正朝着千亿元目标迈进。”文章读后,笔者不愿相信自己感受到的,宁愿相信报道的真实,深深地自责:一个有企业经历的专业研究人员,竟然未能感受到18个企业和它带来的产值的存在。
在为桂林市光伏产业辉煌业绩欢呼的同时,笔者又有一丝隐忧:10月10日,正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做出高额税收“双反”终裁,中国光伏巨大产能更加困难的日子,这篇报道会让各级领导做出何种判断、何种决策?为什么中国的官方报道总是缺少多种声音,以帮助领导做出更加慎重、全面的考虑?于是笔者联想到即使在全球光伏事业最成功的德国,还有专家公开批评政府:这是德国新能源事业最昂贵的失败;联想到选战正酣的美国,因为奥巴马两次视察过的、享有政府5亿多美金支持的光伏企业solyndra的破产,成为竞选对手罗姆尼攻击的重要内容。此时,笔者更加明白了全球超过需求一倍以上的光伏产能,为什么中国是重灾区而不是其他国家。
笔者最后的联想是:如果2010年有人告诉S企业所在省份的省委书记那时的光伏产能已经过剩,书记也许就不会轻易承诺给S企业资金支持,S企业也许就不会盲目扩产,也许S企业就不会自己把自己推入今日之极度困境。希望这些联想不再在广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