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光伏产业核心技术不足、“两头”在外,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这绝非短期内能够改变。而此次突如其来的“双反”,让毫无准备的光伏产业整体陷入困境。
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扭转被动局面: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下游需求市场的培育,优化产业布局,这是应急之策;另一方面,逐步推进整个光伏产业体系的创新,包括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创新的核心技术、良好激励的商业发展模式和配套的服务管理机制等,从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除尚德、赛维等少数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外,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更多是受困于外部市场萎缩导致订单减少、设备闲置及产品积压。因此,作为应急之策,政府可以建立临时光伏材料储备应急机制;在中西部地区提前实施大型光伏电站安装;继续扩大实施类似“金太阳工程”项目;开展“光伏下乡”活动,推动太阳能热水器、小型光伏电站的建设;中长期来看,加快推动城市屋顶光伏改造计划;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加大推进分布式小型电站推广建设。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在政府指导下,加快内部核心技术创新转化,积极探索良好的商业发展模式,从“重规模、看数量”转向“重质量、提效益”上来,同质性、互补性强的企业之间应加快并购、整合。
除此之外,作为配套服务,应进一步加快并网发电。当前配套的智能电网不足及相关标准不统一,是制约整个新能源下游需求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
笔者看来,欧美光伏“双反”尽管对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冲击,但客观上也加快了国内产业转型步伐,经过优胜劣汰的阵痛后,中国光伏产业才会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