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只是病了,”一位对尚德内情非常了解的人士告诉记者,“就像一个人,如果他生了病,治病可能需要花一笔钱,但不能说这个人就彻底完了,尚德整体很健康。”
与赛维不同,尚德到现在仍没有确定是政府救助,还是任其自生自灭。记者联系尚德副总裁龚学进,龚说正在市政府开会。
重债压身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人问施正荣,尚德作为业内最大的企业,为什么没有预测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危机,施正荣回答说“我也不是神”。这种情况来得太突然,谁也料不到。”
尚德是一个被欧洲市场宠坏的孩子,原来是卖方市场,欧洲市场一直求着中国企业发货,所以现在一旦欧美“双反”,他们会感觉手足无措。
据记者了解,尚德确实存在债务问题,据媒体报道,除了明年3月到期的总额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债,子公司无锡尚德还面临着明年6月到期的总计25.9亿元(约4.1亿美元)的流动负债。35.82亿美元负债总额中,近10亿美元已成燃眉之急。
对此,龚学进表示,35亿美元负债是误传,尚德的总负债是23.5亿美元。“我们确实有不少债要还,但还债的方法很多,也在跟债权人沟通,比如延期还贷等多种方法。但债务不是秘密,光伏业负债率高是全行业特征,与行业高速发展对资金的渴望有关,外界对此要客观看待。”
尚德曾投入巨资用于非主流的薄膜电池的研发和建厂,但晶硅电池已占80%以上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尚德也不断扩大晶硅产能,多头作战开始让尚德入不敷出。2009年,尚德突然叫停薄膜项目并改建为晶硅电池工厂,理由是薄膜前景黯淡,而晶硅电池需求火爆。数亿元投资成了沉没成本,晶硅电池产能将达到1000兆瓦,但改建投资需26.8亿元。
2011年7月,尚德支付2.12亿美元的违约费。这缘于2006年与国外多晶硅巨头MEMC曾签署的一份十年期的供应合同,当时规定尚德可以80美元/公斤的价格采购多晶硅,但到了去年,价格已跌至不足30美元/公斤,尚德不堪重负,不得不解除合约,为此尚德支付了2.12亿美元的违约费。
不过尚德一位高层此前告诉记者:“尚德此前采购该公司的多晶硅,节省了3亿多美金,而付给MEMC仅2亿多美金,节省一亿美金,不知道为什么市场上会说尚德做了赔本买卖?”
2006年12月,亚洲硅业公司在青海省注册成立,从事多晶硅材料制造。从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尚德总共向亚洲硅业提供了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近7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1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在尚德的帮助下,亚洲硅业还获得了渣打银行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亚洲硅业实际上是尚德的关联公司,施正荣(已辞无锡尚德CEO一职,现为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是亚洲硅业的实际控制人。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尚德此前一直苦于多晶硅资源不够,当时拥硅为王,市场价最高达到500美元一公斤,但你有钱却买不到足够的货,施正荣建立亚洲硅业来缓解资源瓶颈。